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作者:刘淑丽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牡丹亭》在当时以及后世,被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的接受方式赏鉴、阐释、改编或演出,因此《牡丹亭》的接受史研究应是《牡丹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近四百年来人们对《牡丹亭》的不同阅读和反应,借助具体的历史材料揭示《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重要地位。本文试从案头(上编)、场上(下编)这样两个层面,研讨不同社会阶层人们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接受情况。上编包括一、二章,下编包括三、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明清曲学家对《牡丹亭》的理解接受,具体又细分为辞采之论、音律之论、汤沈之争三个方面。《牡丹亭》的语言辞采绚丽,形象逼真,其辞采方面的成功一直为历代曲家所称道,究其原因,与汤显祖的绝世才情分不开,也与他善于在前人成句的基础上翻新出奇和深受六朝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曲学家们对《牡丹亭》文辞的称颂声中,也可以听到批评、责难的声音,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牡丹亭》以辞采广受赞誉的同时,其音律却备受责难。曲学家们认为《牡丹亭》失律的一个原因是汤显祖本人在主观上“才大于法”,不肯循规蹈矩。另一个原因则是汤显祖创作时所依据的音律标准与同时代的沈璟等人所持的音律标准有所不同,并非是汤显祖全然不循章法。故而也不乏曲学家为《牡丹亭》的“不谐音律”鸣不平。到了清代,钮少雅、叶堂等人用集曲的方式“以律就辞”,完美地解决了《牡丹亭》文辞之美与音律不谐的矛盾。围绕着《牡丹亭》文辞与音律的关系,还引起了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这场论争在客观上扩大了《牡丹亭》在社会上的影响,最终使得文辞、音律“合之双美”的主张得到更多的认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接受。拟从青春生命的觉醒、理想爱情的憧憬及对情色自主的宣扬三个方面,来发掘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产生的女性意识。在《牡丹亭》阅读中,女性读者的生命意识渐渐觉醒,不仅表现在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身青春美丽的肯定,而且表现在对封建礼教桎梏的不满。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产生了有关爱情的理想,即相爱的双方须有爱情至上的信念,都应是情至、情痴之人,爱情的当事人还要会“寻”情和“守”情,都能做到“情与梦同,梦与真同”。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还宣扬了情色自主的观点。批者是从“男女同‘色’,‘色’同‘情\'”的角度来认识情色自主的,从为情欲解放的视角来为之寻找名教依据——“好色亦良知”,还提出了理想婚姻的主张即“智不盖世,貌不入格,材不善狎,心不解情,皆非良缘”。第三章对《牡丹亭》场上的接受即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作了论述,主要从宫廷演出、厅堂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三个方面展开。《牡丹亭》在明代宫廷的演出没有记载,所以本文对宫廷演出的探讨主要以清代宫廷演出为主。清宫南府、昇平署戏班的学生或“内廷供奉”的伶人对《牡丹亭》部分出目的抽演,显示了宫廷观众的欣赏旨趣。明清时期厅堂演出的支持者主要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多自家蓄养家班,家班演出的《牡丹亭》明显体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高雅趣味。江湖职业戏班演出的主要观众为平民百姓,这方面留下的可靠记载相对较少,但仍可看出平民百姓对《牡丹亭》的接受情况。第四章主要从明清时期《牡丹亭》的改编探讨《牡丹亭》的接受。明清时期文人对《牡丹亭》的改编一方面是从加强戏剧结构的紧凑方面着眼,改动情节关目,删并、调换一些场次;另一方面是从文辞、音律方面入手,删改《牡丹亭》原本中一些曲子、曲词,修改部分念白。明清时期艺人对《牡丹亭》的改编主要表现为对曲词、念白的删改以及增加歌舞场面、调换演唱方式等方面。文人改编为艺人改编提供了基础,艺人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又对文人改编加以改进与创造,艺人的改编最终决定着《牡丹亭》在舞台实际演出时的历史风貌。从清代乾隆年间起,《牡丹亭》逐渐被其他剧种所改编或移植,《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及其世界化过程在今天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而《牡丹亭》的接受史也将会在更广大的时空内延续下去。
《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作者:王燕飞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面世四百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关于《牡丹亭》文本和舞台传播的史料,在现代传媒发展的今天,《牡丹亭》的传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梳理和研究。 全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汤显祖与《牡丹亭》”是有关《牡丹亭》的作者和文本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作者是第一传播者。作者原始的传播意图有没有得到实现,哪些内容被发扬,哪些内容被忽略。都要从这个源头找起。《牡丹亭》与蓝本相比较,继承了原作对“慕色”的表现,进一步提升到“至情”的高度,并以尊重、同情的态度突出了女性在情色中的主体性。同时,与女性追求“情”的世界相呼应,增添了男性求“才”的世界,并增加了战争的副线。在艺术上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文辞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等。明代晚期,“心”学思潮兴盛,作品对“情”的宣扬,与大环境气候的相契应是促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是对“《牡丹亭》的文本传播”之分析。印刷术的兴盛,为文艺作品的文本传播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明清有关《牡丹亭》的各种版本是一种文本传播,另具特色的是对《牡丹亭》的评点本和修改本的传播。现当代还有小说体裁的改变本、外文改译本。评点本和改编本是本论文着重主要分析的文本传播方式。在这里,评点者和改编者成为作品的第二传播者。《牡丹亭》的评点本包括文人和女性的评点本,分别进行比较论述,以见其不同的接受和传播着眼点。其中对“情”的分析女性更见细腻,对结构、语言等分析传播也有差异。修改本有文人和艺人修改之别,也反映了《牡丹亭》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面貌。 第三章是有关“《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之分析。《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和文本传播一样长流不息。不过,全本戏的演出不多,主要演折子戏。《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形式多姿多彩。有各种腔调、地方戏的移植和改编,今天更有了舞剧、话剧、歌剧等形式的渗透或演出。该章按时期先后分别分析了《牡丹亭》在明代、清代、近现代以来的演出,并分析了世纪之交国外的三台《牡丹亭》的演出传播。其中涉及到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对传统表现方式的冲击。 第四章为“影视《牡丹亭》——《牡丹亭》的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发达,电影电视及网络的发展,给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章分两节论说,第一节论《牡丹亭》的电影传播,第二节论《牡丹亭》的电视传播。《牡丹亭》与电影、电视的联姻,产生了电影戏曲《牡丹亭》、电视戏曲《牡丹亭》。其中有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冲突,也有互相借鉴、弥补之处。戏曲应该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巨大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另外,电视节目的专题栏目、报纸、网络的宣传等等,也都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总之,对《牡丹亭》传播的研究是总结,也是展望。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