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卓人月悲剧观及其影响研究
作者:赵翼凤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代以来,关于是否有悲剧这个形式一直是中国戏剧史上研究的焦点,因为传统戏剧多以“大团圆”的方式为结尾,有的学者借以“团圆之趣”否定中国悲剧形式的存在。但是明末文学家、戏曲学家卓人月明确提出“脱窠臼”的悲剧理论,首次把悲剧意识与创作方法倾注于反对“大团圆”结局的处理方式上,对中国戏剧史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全面考究卓人月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以期能够得出比较全面的关于卓人月悲剧观的认识。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及选题价值,根据当前研究成果,发现关于本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地分析了研究的介入点,最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卓人月悲剧观的内涵,主要由人生本质论、悲剧风世说和悲剧结局论构成。人生本质论主要是探讨生与死,悲与欢的关系;悲剧风世说倡导重视戏剧的教导作用;悲剧结局论是反对传统戏剧的“大团圆”的结尾处理方式,使人们更关注现实社会和政治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卓人月悲剧观的形成原因。首先,从客观的角度切入剖析明代中后期文艺思想的兴起与社会动荡,对卓人月的入世理想产生了巨大波动。一方面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言情”理论对卓人月悲剧创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和实学思潮的兴起,使卓人月加深了爱国济世的情怀,这是他悲剧创作的契机。其次,从主观的角度看来,家事忧愁与科举艰辛造成了卓人月忧愁的内心情绪。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卓人月悲剧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在悲剧风世说方面,以孟称舜的《娇红记》与洪昇的《长生殿》为例,分析“情”的主题延续在悲剧创作上的意义。其次,以金圣叹关于《西厢记》的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例,分析反对大团圆结局的处理方式在悲剧创作中的应用。最后,以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为起点,主要从思考人生本质问题的哲学基础、反对“乐天精神”的悲剧叙事模式和“自然论”的悲剧审美原则三个方面分析出王国维的悲剧观是卓人月悲剧思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王国维悲剧思想本土化特征的重要例证。通过以上论证,全面地分析了卓人月悲剧观及其影响研究,肯定了卓人月的悲剧思想对中国古典悲剧发展及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丰富和扩充了中国悲剧理论的研究,明确了中国传统戏剧有悲剧形式的存在,确立了卓人月悲剧思想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和深远意义。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