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魏宏远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其晚年作品主要辑录在《弁州山人续稿》及《附》中,这两部作品是在王世贞去世近十年后,才得以刊刻,当时王家经济衰退,刊刻量少。同时,又由于公安派的兴起,对七子派加以攻伐。故此,王世贞晚年作品流传不广,其晚年文学思想也被尘封在历史尘埃中。清代学者因对明人多执偏见,且过多接受明人“反复古”、“反模拟”一方的思想,由此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夸大明人“复古”、“模拟剽窃”之弊的一面,对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今天一些学者在对待明诗文时,往往依据清人之说,将有明一代诗文简化为“斗争史”,或“矫弊史”,仅看到王世贞作为七子派之首“复古~‘模拟”的一面,对其晚年文学思想的转变却视而不见。 本研究通过对王世贞晚年诗文集版本之考辨,对其晚年“自悔”这一史事予以澄清、还原,从而揭开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转变的帷幕。通过对其晚年生活、信仰、交游、性格、心态、思想等方面的探讨,较全面呈现出王世贞的晚年世界,从而勾勒出其晚年文学思想的基本状况。 在王世贞的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者,主要有李攀龙和昙阳子。王世贞与李攀龙的关系,学界已有较多关...
明代王世贞功名观研究——以文学成就和官场政绩为中心
作者:罗燕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后七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和李攀龙共倡古文,自李故去后,其主盟文坛,成为文坛领袖。他是一个声名显赫的著名文人,他又是一个出身于科举世家的封建官吏。他的波澜起伏的一生既可以表现为其作为文坛盟主声名大噪的一面,也可表现为其作为封建官吏官场坎坷的一面。他的一生轨迹无不受到当时明代的政治风气的折射,同时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又受到根深蒂固的家学渊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功名观,同时这些也对其后来的仕途和官场政绩产生深远的影响。王世贞22年官场生涯中始终实践着为民做实事的理念,他怀抱着忧患济世的主张,在治理地方、改善民瘼、决理刑狱等方面充分显示着自己的治事理想,实实在在的解决着民生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凭借自己名声的影响力积极上书提出改良时世的策略,也通过书信这样一种有效的联络途径来勉励士人,希冀借助优秀人才的努力共同改良时局。这些都是王世贞的官场政绩的反映,除了这些以外,作为文人王世贞提出了复古文学的主张,并在其和徽商、洞庭商的交往过程中,文学主张受到他们的影响开始了向性灵文学观的过渡。这是王世贞官场和文坛两者身份结合的共同反映,王世贞成为文坛盟主之后,声名大震,其声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他积极的提携文坛...
明代王世贞宗教观之研究
作者:谢怡菁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王世貞(1526-1590),蘇州府太倉州人,是明代中葉「後七子」文學復古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史學家和戲劇家,生平活動時間經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是明代中期重要文學流派「後七子」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在當時與後世影響很大。本文個案專題的研究方式,先藉由探討王世貞的家世背景、為學與著作、仕宦歷程,以探求其性格塑成與影響心境思想的轉變之因。繼而討論王世貞以儒家為根基的思想,如何漸轉至佛道之中,影響宗教思想的轉變緣由為何?受其人生哪些經歷所影響?最終細化分析在三教合流的環境背景之下,王世貞的三教合一的宗教觀是如何形成?其中又是以何為主,是儒家?抑或道家?又抑或佛家?又有何在宗教上的主張和思想。對成長在傳統家族文化影響下的王世貞,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造就其積極入世的精神;優渥的家經濟條件,使世貞未能體會到失意文人的窘況,且給予進入仕途的有利優勢,然因其恃才傲物的個性,使得仕途波折不斷。從世貞早年的著作,可明顯看出其以儒家思想為正統,雖對佛、道兩家多有涉獵,但此時的他對於佛、道兩教的信仰是有所貶抑的。對於王世貞的宗教觀轉變而言,嘉靖四十四年(1565)至隆慶六年(1572)這八年是較為關鍵的時期。此期間王世貞屢次上京為父訟怨、又多次患瘡瘍久治不愈,特別母親及摯友李攀龍(1514-1570)的去世更使其情緒低迷。一連串的悲痛經歷,讓王世貞轉而從佛道思想中尋求解脫之法,不同於早年的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萬曆八年(1580)的「曇陽子事件」,王世貞亦牽連其中,象徵世貞走入宗教世界,由此揭開了王世貞晚年內在精神的超悟。而處於三教合一的宗教氛圍之中,王世貞的宗教觀無可避免的受此風之薰陶。從三教之爭中王世貞所執之態度、其師曇陽子(1558-1580)的思想,與來往的名僧互動情況來探析,王世貞認為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其最終所欲尋求的是跳出三界,可知在三教合一的信仰之中王世貞將佛教置於最高。而在宗教思想主張方面,王世貞強調「真心」的尋求,是為了突出對「頓悟」思想的重視,其求「真心」也就是求「頓悟」,以禪宗為主要的依歸。
昙阳子和晚明道教信仰研究
作者:周欣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昙阳子是万历年间的一名女道士,一生只有二十三岁。昙阳子从十七岁学道,于万历八年九月九日二十三岁在十万人面前飞升。万历年间著名的文人,如王世贞,王锡爵,屠隆,冯梦祯等人,争相拜昙阳子为师。为了宣扬昙阳子的事迹,王世贞撰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传记——《昙阳大师传》。昙阳子的传记被广泛传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朝廷官员以此事弹劾王世贞和王锡爵。《昙阳大师传》在文人之间也引起了很多猜疑。此后“假昙阳”一事发生,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加之汤显祖作《牡丹亭》,人们便猜测昙阳子乃《牡丹亭》的原型。清代对昙阳子与《牡丹亭》关系的关注仍然不少。昙阳子对明代女性和文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昙阳子自称是南北朝时期的昙鸾转世,和昙鸾一样提倡三教合一。昙阳子的思想以“恬澹”为主,创立了恬澹教。由于受礼教的束缚,明代女性的修道往往局限于道观或者家庭内,宗教活动的范围狭小。但是随着像昙阳子一样的女性道士的崛起,提高了女性宗教活动的参与度。王锡爵和王世贞二人作为昙阳子最亲近的弟子,受昙阳子影响,在昙阳子升仙后,搬入昙阳观中潜心修道。众多文人士大夫拜入昙阳子门下,一方面是为了成全其成仙的渴望,另一方面与张居正夺情之事有关。这些文人本身就精通道教义理,提倡三教合一,在王世贞和王锡爵的尽心打造和传播下,出于政治,情感或者宗教等原因,最终拜入昙阳子门下,昙阳子也成为众人凝聚的重要纽带。昙阳子升仙事件是明代文人宗教和民间宗教发展的体现。明代初期道教政策具有两面性,而随着道教地位的提高,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士大夫盛行与道士结交,一心求仙问道,昙阳子一事正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宗教取向。文人求道一方面出于宗教信仰,一方面为了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取得平衡。晚明文人宗教迅速发展,加速了三教合一的进程。明代神仙道教逐渐世俗化,皇帝重用道士,道士同时深入民间,促进了民间宗教的发展。明代民间宗教与道教的融合速度加快,各阶层流行扶乩之术,包括昙阳子亦擅长此术。由于龙沙之谶的影响,昙阳子在文人和民间具有很高威望,成为拥有十万信众的女性宗师。将昙阳子、晚明女性、文人士大夫、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将呈现出道教与晚明社会之间的立体映像。
王世贞与王锡爵关系研究
作者:汪琼珍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王世贞和王锡爵是明朝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世贞以文名,锡爵以政显,且二人关系甚密,互有影响,颇值得系统研究。本文将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参照关系交游类文章的研究思路及资料索引,整理王世贞和王锡爵交流的文学诗文资料和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二人的关系,分析二人关系密切的原因和影响。隆庆元年,皇帝大赦天下,王世贞父亲王忬得以平反,自此王世贞和王锡爵往来逐渐密切。王世贞和王锡爵之间主要有三种关系类型,分别是家族关系、宗教关系、政治关系,多种关系让二人无话不谈,胜似兄弟。二人关系如此密切,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王世贞和王锡爵有着相似的性格品行、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昙阳子事件,使得二人有了更多精神上的交流。二人的密切交往必然会给当时的政坛和文坛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政治上,王世贞与王锡爵组成了无形的政治联盟,与张居正同党对抗;王世贞还通过王锡爵,在恳求万历帝早日建储一事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文学创作上,王世贞因王锡爵而结缘昙阳子,使其文学创作以恬淡为宗;因王锡爵完成替父“赠官锡谥”的心愿,并得以履任闲职,因此获得比较闲适安详的晚年,使其文学创作更多着墨于生活小情趣。
制作明代前後七子:以清初中期三书为探讨核心
作者:谢佩真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弘治、正德時期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文學復古運動,統治文壇約一世紀左右,然《明史》以「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來簡化其成就,甚而一般中國文學史、批評史對於明代前後七子模擬剽竊的師古途徑,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欲藉由比對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與具有官方意識《明史》及《四庫全書總目》三書,從中釐清清人製作前後七子形象的過程,試圖進入原先歷史文化語境,以梳理清初、中期如何來看待前後七子之議題,為本文研究的目的。本論文在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以《列朝詩集小傳》、《明史》、《四庫全書總目》三書對於前後七子述評為基本架構,從中可見三書抨擊的對象鎖定在幾個特定的復古派領袖人物身上,如李夢陽、何景明、李攀龍及王世貞等人。第三章在比較清初、中期三書之異同,相同觀點包括抨擊七子內部成員相互標榜、排擠之陋習與簡化復古內容及剽竊模擬之弊病;相異觀點則包括《四庫全書總目》對於李夢陽、李攀龍提振文風之肯定與錢謙益強烈抨擊何景明於〈與李空同論詩書〉所提詩文理論,而漠視其「擬議以成其變化」的原意及《明史‧何景明傳》「夢陽主模仿,景明主創造」之述評,造就後世對於李、何的刻版印象,此外尚包括《四庫全書總目》對於謝榛詩論提出「迂謬」、「語似高而實謬」的評述。 第四章論述清初、中期三書文學標準與評價之得失,可見三書評述七子的主觀標準,且多半否定前後七子的貢獻。清初、中期三書述評評價的優點是在明確反思明代剽竊模擬、門戶之見所衍生的弊端中,同時展開屬於清人詩學的理論框架,顯見清人對於詩文創作有了更清楚的認知。三書述評評價的缺失則是包括多半持著於否定性的評價與過於簡化前後七子的復古內容及強調七子相互標榜排擠的陋習,以及有意識忽略其他面向之探討,如前後七子對於模擬剽竊的反省與真實情感的重視等層面。第五章回顧本文主要內容。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