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作者:赵频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作为明清之际社会转型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先驱,李贽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李贽启蒙思想既有儒学渊源,也有道学和佛学渊源;于儒学而言,则主要体现为对先秦儒家学说的吸收和对阳明心学的吸收。李贽启蒙思想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所蕴涵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思想,体现为“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个性自由与个性独立思想。二是“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所内含的天赋平等思想,展开为“圣人与凡人一”的圣凡平等思想;“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君民平等思想;“大道不分男女”的男女平等思想。三是“人必有私”凸显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表现为“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启蒙思想具三大特点:改良性,它是开明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提倡的改革。矛盾性,它不是一以贯之的,而是蕴涵了内在的矛盾。零碎性,它是零碎的、不全面的。李贽的启蒙思想在当时被道学家抨击为“异端”,却无不显示其启蒙精神的光辉,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出现了当时士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焚书》、《藏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的现象。“公安三袁”、汤显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郑板桥、龚自珍、严复、刘师培、吴虞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思想的影响。
论李贽思想的崇儒实质及其文学观
作者:林若染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著名思想家李贽之人生较为坎坷,其自幼便丧母,又因贫困而生活潦倒,中年之时又经历了丧子、失友之痛,入宦后又因性格等问题与同僚相触,导致了他仕途的不顺,无法施展才能。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李贽并没有屈服,反而抱着济世的心态抨击同时代的“假道学”,却更加招致了时人的误解与排斥,被视为“异端”。于是,在时代的大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塑造下,李贽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思想体系。 李贽的这种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崇儒的基础上的,在这一体系中,李贽的圣人观与历史观均是围绕着先秦孔孟的儒家学说而展开,其实质核心均是儒家理念,且在这些观念中,既体现出李贽济世报国的抱负,又显示出他面临现实与理想之间深刻矛盾的复杂情感。 李贽的文学观渊源有三,分别是儒家“诗言志”、老庄之“自然”与释家之“禅”,这其中尤以儒家学说为主。李贽思想中的“崇儒”实质对其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是思想理论也同样是文论的“童心说”,便是这种思想实质的投射,而“童心说”中所体现的“尚真”理想不但呼应了其“崇儒”实质,更在吸收明代文学给养的同时,也对晚明文学思潮产生了作用,不仅如“独抒性灵”这样的文学浪潮深受其影响,就连汤显祖、冯梦龙等人...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