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梁有誉诗学研究
作者:李叶萍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梁有誉是明代中期重要诗人,他是明代“后七子”与“南园后五先生” 的成员。加入到这两个文学团体形成了梁有誉的文学交游圈:一是在京师时与李攀龙、谢榛、王世贞等的交往。在与七子的交往中,他的才情与品德使得其度越徐中行、吴国伦等人;二是在岭南时与黎民表、欧大任等的唱和。他在岭南不仅受到岭南传统诗歌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将这种影响传习给后人。他与“南园后五先生”是岭南地域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参与到两个文学团体,并且在两个文学团体中选择性的吸收诗文创作思想,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主张,一是博采众家之长的复古观,二是追求静谧清远的诗文风格,三是推崇古朴自然的真情。在京师参与七子交游,使得他开始接受复古的影响,诗歌变得深沉,寄意深远。而在岭南时所学,使其诗歌语言清新不俗。所以,他的诗歌特色不同于人,突出表现为三点:一是温柔敦厚的思想内容,二是缜密严谨的诗歌技法,三是绚丽奇幻的诗歌语言。所以无论是他在京师的交游还是在岭南的交游,无论是他对诗歌的看法还是对自己成诗的要求,都使得他占据明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一席。
吴维岳诗歌研究
作者:杨亚蒙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吴维岳,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吴维岳出生于由耕读家族发展而来的名门望族,正德九年生,隆庆三年卒,一生政绩卓著,历经数职,最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吴维岳既是后七子羽翼人物“广五子”之一,又是后七子派的前身——刑部诗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于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派,吴维岳虽然与他们在思想见解上存在分歧,但还是不计前嫌,与他们保持着相当密切联系。此外,嘉靖十三年吴维岳成为唐宋派领袖唐顺之的弟子。吴维岳交游广泛,这些都为他诗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吴维岳作有《天目山斋岁编》二十八卷,共一千多首诗歌,包括别离、时间、求仕、纪游和唱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格律工整、意境优美和语言平淡自然等艺术特征。吴维岳的诗学思想既有后七子派文学复古思想影响的成分,也有唐宋派师心思想的潜移默化,总结起来说吴维岳虽然在文学创作上学盛唐、随李王,但仍然以师心为宗,坚持“天色天味”,既崇尚盛唐之雅正,又崇尚自然与真情。总之,作为七子派的羽翼人物,无论是从人格还是从诗格上,吴维岳都是值得关注的。
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前代诗歌接受研究
作者:冯琪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不仅是伟大的剧作家,也是明代文坛一位重要的诗人,他传世的诗歌不但数量颇为可观,而且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色彩。汤显祖没有被前后七子复古的大潮所淹没,能够在当时的文坛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他批判地接受前代诗歌,有自己独立的诗学思想,以真挚的感情和创新的姿态去进行诗歌创作,因而受到了诸多大家高度的赞扬。汤显祖开始时多学六朝、初唐,后来转为学中、晚唐,本文通过着重分析汤显祖诗论和诗歌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汤显祖对前代诗歌接受的相关问题,从而探讨汤显祖在学习借鉴吸收前代诗歌时如何做到集诸家之长而不落窠臼。论文分四部分:绪论主要是汤显祖诗歌研究现状的概观;第一章主要通过了解汤显祖的师承交游、思想发展以及所处文坛环境来考察汤显祖的诗学思想;第二章研究汤显祖诗歌创作,通过分析其不同诗体的特点和诗歌“清”的艺术特色来整体把握汤显祖的诗歌;第三章论述汤显祖对前代诗歌的接受情况,主要从其对六朝以及中晚唐诗歌的接受方法、接受对象入手,考察他学习前代诗歌的具体表现,并从接受的角度探析其剧作中的“集唐诗”多选中晚唐诗的原因。在了解汤显祖诗论和诗歌的创作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的视角来研究汤显祖的诗歌,有助于拓展汤诗研究的视界,可以说是汤诗研究的有益尝试。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