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大江歌罢掉头东——汤翁晚期剧作的唱腔设计与曲调性格
作者:章军华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阅览汤显祖晚期创作的《南柯记》和《邯郸记》, 总感觉到汤翁在消极的表象中,寄寓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情怀。拙作《论汤显祖[邯郸记]曲牌唱腔音乐意义》(发表于2000年《抚州师专学报》第四期)也曾专门论述了这种音乐情怀,即多借北曲铿锵之音的穿插造成曲牌音乐主题的动荡,从而表现出音乐情绪的激宕难平的独特效果。本文重点谈论汤翁晚期创作的《南柯记》和《邯郸记》在开篇中的曲牌唱腔设计,以及所形成的汤翁晚年曲调性格问题。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简析汤显祖与晚明“三教合一”社会思潮
作者:吴小龙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社会,人才辈出,思潮迭涌。汤显祖就是产生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巨匠。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别号清远道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氏祖籍临川县(今临川区)云山乡,后迁居家山(今临川区)。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二十一岁时中举。由于不肯依附权贵, 虽博学多才、名布天壤,到三十四岁才中进士。后
汤翁梦戏中“八仙”舞的遗存与民俗心理
作者:李坛1,周海滨2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南柯记》和《邯郸记》等多部剧作的开篇与结尾采用八仙艺术形象作结构,这固然与明嘉靖年间崇尚道教仙乐的朝野风气分不开,然而,就在汤显祖的家乡临川文化区域内,至今仍保存有明代遗存下来的跳八仙舞习俗,并且这种民俗文化心理与汤翁四梦戏中某些情愫非常贴近。因而,解读这种乡土文化的民俗心理遗存,对于研容汤翁四梦戏中的八仙情结便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邯郸梦记》校注本两种述评
作者:陈志云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邯郸梦记》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晚年力作, 其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是临川四梦中影响和成就仅次于《牡丹亭》的优秀作品。2004年前,《邯郸梦记》较有规模的整理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徐朔方、钱南扬校点《汤显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钱南扬校点《汤显祖戏曲集》和
评《才子杜诗解》——兼论明末清初“异端”文学的新发展
作者:曾宪祝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清时代,我国哲学界产生了一股以传统儒学异端的面貌出现,具有近代民主性质的启蒙思潮。这股思潮广泛地向文学渗透,使文坛上出现了异端和正统的分化。异端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过两次高潮:一次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代表作家有吴承恩,李贽、徐渭、汤显祖、袁宏道等。他们的作品及
试论蒋士铨的戏曲创作
作者:刘云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江西历史上,自元以来,著名戏曲作家人才辈出,除元代周德清、明代汤显祖、郑之文等外,清代有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蒋士铨。蒋士铨(1725—1785),字心余、苕生,号清容、藏园,晚年号定甫、离垢居士,江西铅山人。
上页 1 2 3 ... 110 111 112 113 114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