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汤显祖“二梦”的改编接受
作者:李敏星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汤显祖“二梦”的改编接受
汤显祖“二梦”研究
作者:付红霞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明代戏曲史上,汤显祖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无疑是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戏曲家之一。提及汤显祖,世人多知其《牡丹亭》,而不知其“二梦”。“二梦”指汤显祖的传奇《南柯记》与《邯郸记》,作于汤显祖晚年辞官还乡之后。曾经有人对汤显祖在写成《牡丹亭》之后居然又写了“二梦”表示十分惋惜,甚至提出:即使汤显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二梦”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二梦”均可称得上是两部成功的传奇作品。本文将“二梦”放置在万历朝大的社会背景中,结合汤显祖坎坷的人生经历,来考察“二梦”的生成、传播,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期获得对这两部作品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主体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主要对汤显祖“二梦”创作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作一概述,主要论述万历年间传奇创作的兴盛,并简要分析其繁荣的原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二梦”正是万历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新思想异军突起下的产物。 第二章主要结合汤显祖的人生阅历来考察“二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坎坷仕途与“二梦”的情节;师友交游与“二梦”的价值取向;出世入世与“二梦”的思想倾向。总体来看,汤显祖在创作“二梦”的过程中,融入了众多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的人生体验。 第三章主要分为两方面来论述:一是将“二梦”与魏晋、唐、元、明各时期相同题材的小说、戏曲进行对比分析,以“二梦”对前人作品的因袭与创新为切入点,来探讨“二梦”的艺术成就。二是将“二梦”与汤显祖个人前期作品进行比较,对文本进行较为细致、深入地解析,从而体现出“二梦”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法,以及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主要讨论“二梦”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以及推动其传播的多方因素,包括晚明刊刻业的发展、众多文人的评点、臧改本与冯改本的出现,以及“二梦”的舞台演出,尤其是昆曲演出。旨在通过传播的视角,更加充分地领略“二梦”的艺术魅力。
汤显祖“二梦”接受研究
作者:李敏星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二梦”指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后两部作品——《南柯记》和《邯郸记》,这两部作品有着相似的题材内容和思想倾向,它关心的男性知识分子的人生目的和生存状态,写的是封建时代作为社会主流的男性在人生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追求建功立业,留名千古。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是碌碌无为,甚至潦倒一生。追求成仙成佛也许是排遣人世苦难和忧伤的另一种途径。于是“南柯梦”、“黄粱梦”这样反映人生无常的梦境便笼罩在知识分子头上,汤显祖的“二梦”正是用传奇的方式将这两个故事搬上舞台。这两部传奇产生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得到文人们极大的共鸣。以前对于“二梦”的研究都是从文本出发,集中在对“二梦”思想内容,艺术价值,本事考证等方面。但是文学艺术的传播,必须要有读者、观众的参与,如果没有接受者,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讨论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要考虑它曾经被多少人接受过。本文试图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汤显祖“二梦”的传播情况。第一章,讨论“二梦”的文本接受。第一节,关于“二梦”的版本,《邯郸记》、《南柯记》的版本众多,自明末到清末民初,可以见到的本子多达十余种。关于批评的形式,文人对“二梦”的批评多体现在题诗、序...
论汤显祖“二梦”的改编接受
作者:李敏星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改编是古代戏剧作品接受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改编目的、改编方式、改编得失等几方面论述了汤显祖的《南柯记》、《邯郸记》改编接受情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