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王象春和他的《齐音》
作者:宋家庚 日期: 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济南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作者是西周谭国(今章丘县平陵城附近)的大夫,算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此后济南一直是文人荟萃之地,诗人辈出。到了明代由于边贡、李攀龙等人的先后崛起,更把济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其成就和影响在全国独领风骚。由明入清,又有王渔洋取代钱谦益而执清代诗坛的牛耳。一个城市,相继出现如此众多的诗坛领袖,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而从前、后七子,到“神韵派”,这一发展阶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诗人,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齐音》的作者王象春。
新编京剧《辛弃疾》的诗剧风格追求
作者:邹卫平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济南自古是诗城。”以3000多年前济南诗人的《大东》诗赫然遗存于《诗经·小雅》为滥觞,历代诗词大家辈出,唐以降之崔融、李清照、辛弃疾、杜仁杰、张养浩、李开先、李攀龙、王世禛等灿若星辰,南宋词人辛弃疾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然大星。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国粹京剧从来就不缺少诗词韵致和中国式的诗剧品格。诗剧,是欧洲19世纪以前产生的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多只适于阅读。词,本就是诗歌的一种,别称“诗余”。因此,以“珠联璧合金镶玉”的形式,用国粹艺术塑造一代爱国词雄,把京剧《辛弃疾》打造成为带有诗剧风格的创新之作,就成为济南文化工作者在新历史起点上的一种艺术追求、创意探索和人文价值憧憬。 一是追求意象故事化。该剧力图从更高境界上透视关照历史人物,力图塑造一个兼顾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富有诗化意象的伟大词人辛弃疾:执著于收复失土、一统中原、智勇双全的爱国将领;剑胆琴心、文采飞扬的词坛巨擘;忠国 爱民、矢志不渝、具有一定民本思想的干练能吏。全剧通过六场戏分别讲述:金殿请缨、敌后侦察、临江悲喜、平抚茶军、带湖谏战、玉娘就义等故事,把作者想表达给观众的剧中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诗化意象生动鲜活、具象而又多侧面的展示出来。
济南:一座诗人之城
作者:侯琪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济南最早的诗篇,可溯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该诗揭露控诉了周王朝对远东地区人民的盘剥,属《诗经》中的上乘之作。作者是一位谭国(古址在济南东郊)大夫。《诗经·大东》之后,济南本土诗人辈出,唐代有崔融、员半千。宋代有范讽、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是中国第一才女,是历代词论推许的宋词婉约一派的代表词人。她开创的“易安体”优美动人,风格独具,是宋词中无可替代的奇葩。辛弃疾与苏轼一道,被誉为宋词豪放派的领军人物,时号“苏辛”。与李清照一样,辛弃疾词亦极大地拓展了宋词的表现潜能,这使“济南二安”(李字易安,辛字幼安)当之无隗地成为宋代词坛的双星。 金元之际,济南有杜仁杰、刘敏中、张养浩诸人。明代济南成为山东省省会之后,本土诗人如边贡、李开先、李攀龙、于慎行、王象春等相继涌现。有明一代,李开先以其诗文主张和创作实践,号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同时,又以其收藏金元以来的小说戏曲民歌,甲于全国,时称“曲山艺海”。于慎行不仅为一代帝师,其诗文成就亦“一时推大手笔’’(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明史》本传则称其“学有原委,贯穿百家…·一文学为一时之冠”。特别是边贡和李攀龙,他们是明代“前后七子”的中坚和盟主,是领袖明代诗坛的杰出诗人。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