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汤显祖传奇作品的民俗文化特征
作者:李志云,黄爱武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的人生与仕途曲折多变,但失意文人与下层仕宦的经历却丰富了其民俗生活的体验,并影响到其不同阶段的传奇创作,使其作品呈现出时代与个体性相交织的民俗文化特征。《紫箫记》的创作受晚明侈靡享乐民俗风尚的影响,表现晚明文人交游宴乐的民俗生活,但仍不脱成长期传奇作品的骈俪藻艳;《临川四梦》则以丰富的节日民俗、地方民俗、宗教信仰体现出浓厚的民俗文化特征,整体艺术风格也趋于雅俗共赏。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本色的定位研究
作者:王铭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填词”并非仅限于今人所界定的“词学术语”,它源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从而也成为元明清文人杂剧、传奇创作的称谓。将戏曲创作称之为“填词”,并非仅是术语的沿袭或借用,而是评价标准的传承。它表明了文人进行杂剧、传奇创作时,在有所创新之时,对旧标准仍有所坚持。分析明清文人“填词”观念的差异和转换,可为认识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他坚持传奇的音乐性和演出性的立场极为坚定。“法律”说,来自于文学与音乐结合时对音乐性的关注,来自于对传奇艺术演出特征的尊重,来自于对传奇发展前途的担忧。“法律”说不仅历史依据源远,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它批评了传奇发展中忽视音律规范的不良现象,从而使传奇正常发展得到理论上的保障。讲究音律,显然是传奇艺术的特征之一。 汤显祖提出传奇应该表达“至情”,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
吴炳《情邮记》传奇研究
作者:马佳雯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吴炳是晚明优秀的文学家,一生忠君爱国,大义凛然。晚年追随永历帝;武冈之变中,护送世子走城步,为清兵所执送衡州,不屈而死。吴炳现有《粲花斋五种曲》传世。剧作文辞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广受赞誉。《情邮记》最早完成,也是唯一有单行本传世的作品,传播上具有独特性。《情邮记》曲体规范,曲牌、套数选择上总体熨帖,使用时严谨又不失灵活。全剧所用曲牌大多遵循晚明标准曲谱,部分曲牌的使用反映出当日舞台实际使用状况;音律和谐,特别是用韵十分规范。全剧所用套数众多,南套、北套、南北合套均有涉及,构套形态多样,联套灵活;注重排场派角、剧情配套,可见吴炳精通联套技法,熟悉场上实际。曲体艺术层面,《情邮记》为后四种传奇奠定了良好基础。《情邮记》的结构艺术颇具特色。其“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体现了传统“一生一旦”双线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男主人公主动态动作贯穿始终,较之以往才子佳人戏曲中的男性形象有所突破。女主人公则随势而进,稍显被动,戏剧感染力较弱。剧中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功能;情节安排运用巧合、延宕、误会诸法,足显技巧。《情邮记》重视净丑脚色调度,净丑场面往往具备结构与思想的双重作用,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后四种传奇中,吴炳创作净丑脚色越发娴熟,他的净丑艺术对后世影响深广。“情邮”思想首见于《情邮记》,是吴炳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情邮记》序言《情邮说》歌颂真情,强调情为客观存在,肯定真情的力量,继承了汤显祖的“至情观”。《情邮说》是“情邮”思想的理论总结,指导了《粲花斋五种曲》的创作。《情邮记》对“情”进行了深入探讨。剧作强化了真情的力量,强调“才”为“情”产生的基础与动力,体现出对女性爱情选择的基本尊重,是吴炳“情邮”思想的具体演绎与进一步完善。《情邮记》是《粲花斋五种曲》中最为纯粹的一部,唱响了一曲歌颂至情的赞歌,其纯粹性在晚明剧坛颇显特殊。以《情邮记》为代表,当时剧坛涌现了一大批至情主题传奇作品。这些创作回应了汤显祖的“至情观”,推动了《牡丹亭》的经典化。《情邮记》还给予了社会现实一定的关注。剧作揭露了权贵的丑陋面目,展现了吏治的混乱,传达出吴炳的家国忧思之情。《情邮记》“一夫双美”的设置,是对晚明社会爱情婚姻状况的呈现,体现出封建士大夫的爱情理想。剧作表现才子追求双美,是文人理想的直接表达,也是作家理想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表现,在当时剧坛较为别样。但从今人角度视之,此为作品思想与文人审美的调和,具有历史局限性。囿于文人审美意趣是《粲花斋五种曲》的通病,也是当时晚明风情喜剧的通病。《情邮记》曲体、结构、思想各具特色,最难得之处在于三者有机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因此,综合看来,《情邮记》是一部优秀的传奇作品,在晚明剧坛有一席之地。创作上,《情邮记》为吴炳之后的四部传奇奠定了基础,也为晚明传奇艺术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秦楼月》传奇研究
作者:韦昊云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朱素臣,名(?),字素臣,号荃庵,江苏吴县人,戏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学界多数认为其生于1620年左右,卒于1701年以后。与朱佐朝为兄弟,是活跃在明末清初民间剧坛中的苏州派作家群体的中坚力量。著有《十五贯》《文星现》、《秦楼月》等传奇作品。其中独立创作十九种,与他人合著、参与编次传奇四种。然而,学界一直缺乏对《秦楼月》传奇完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秦楼月》传奇为研究对象,集中考察它的故事来源、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重点分析它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该传奇所折射出的严中有宽、不违伦理的情感观与忠孝节烈的治世观,分析出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思想观念的倒退;着重考察四个主要形象,即书生、妓女、清官、豪侠,关注作家如何将个人情感观念注入人物之中,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论文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绪论和三章。绪论:概述《秦楼月》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阐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朱素臣传奇创作生涯与《秦楼月》故事溯源。本章对朱素臣传奇创作作品种类、篇目进行梳理,对其创作风格简要概述,梳理《秦楼月》故事内容及各家述评,并重点对其故事来源进行合理的考据和思考。第二章:分析《秦楼月》传奇的思想内容。本章首先对明以来,主情文学思潮的大致脉络进行简要梳理,介绍《秦楼月》传奇产生的社会背景;其次,对给予朱素臣创作极大影响的汤显祖文化内核略作剖析;最后,重点阐述在《秦楼月》传奇中,作家对汤显祖文化内核的继承与背离,得出结论:尽管剧作中时时闪现着汤显祖思想内核的身影,却一直没有背离朱素臣的思想观念,即严中有宽、不违伦理的情感观与惩恶扬善、宣扬教化的治世观。第三章:分析《秦楼月》传奇的人物形象。重点分析了吕贯、陈素素、袁昭与刘岳的形象。书生轻视功名、重视爱情;妓女强烈的贞节意识、官吏清正廉洁、为民做主,豪侠之辈淡泊名利、侠者心肠,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创作思想与动机。
沈璟传奇艺术形式研究
作者:余治平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与沈璟均为晚明戏曲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戏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戏曲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与汤显祖不同,沈璟更趋向于对戏剧艺术形式方面的改革,从总体上而言,他的剧本较之汤显祖剧作,更表现出适合舞台表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结构上,强化戏剧性,注重加强故事的曲折与悬念,使之更适合观众的审美需求。语言渐趋通俗,但又不至于低俗,尤其是净丑与生旦的语言各有特色,基本上能够符合人物的“类”性格特征,但仍然保留着文词派的某些弊病;在曲辞创作中,叙事性成分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戏剧作品的韵味,也意味着其作品逐渐向“剧”的趋势演进。表演体制上,缩长为短,尤其是杂剧化形式的革新,使他在戏曲发展的历程中具有典范意义;脚色体系初步成熟,尤其是净丑角色的分工已具成熟的雏形;舞台场面丰富生动,对于某些复杂、奇特的场面,沈璟尽可能对此进行细致的提示,交代如何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舞台演出脚本的雏形,尤其是对于后人了解晚明时代的戏剧舞台演出实际提供了某种可资借鉴的史料。本文截取沈璟传奇的艺术形式这一横断面,进行全局性的个案考察,并把它与汤显祖传奇(主要是《牡丹亭》)放在同一历史平面进行探讨,从文学剧本和舞台表演两个方...
谒抚州汤显祖纪念馆
作者:郑文胜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馆悠游百感深,明时风韵壮清吟。东方戏圣芳名远,四梦传奇傲古今。园置三村入画中,无边风月豁明瞳。邀来骚客留佳句,便有诗音动碧空。牡丹一曲唱千秋,缱绻情思世罕俦。缘定三生成眷侣,风流绝代放歌讴。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