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杂剧论
作者:奚海著 日期: 2001.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1998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本书既有对元杂剧在世界戏剧文化大格局中的崇高历史地位的宏观把握和科学比较,又有对元杂剧悲剧、喜剧和历史剧、公案剧、水浒剧、士子剧以及元杂剧所独具的人文精神、审美特征等的细致剖析和深入发掘。
元代东平作家杂剧研究
作者:唐丽君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的创作活动中心有四个,即大都、真定、东平、平阳。从地域角度对元杂剧进行考究是热门视角,元东平杂剧作家的研究比较零散,可供进一步研究。论文展开元东平杂剧作家的探讨时,以元朝为时间轴,以东平为地域轴,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作家群来考察。元代东平杂剧作家所处的文化语境良好。东平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政治相对稳定,文化艺术气息浓郁,这些有利条件促使杂剧作家群的诞生。元代东平作家群主要由高文秀、张时起、张寿卿、李好古、顾仲清五人构成,他们生活在相近时期,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构成了一个作家群体。论文考述东平剧作家存世文本及散佚剧目,参照钟嗣成《录鬼簿》及相关典籍所载东平作家的创作情况,析其存世剧作,考释其散佚剧目。简要介绍目前存留的剧本,从同时代或早些时期的相关文献中找寻类似的文学作品或史书或民间传说等资料,对散佚剧目进行考究。通过对存留剧本的深入研读,从宏观角度归纳其整体的创作倾向、艺术特质、地域文化特征。其创作题材丰富多彩,涵盖婚恋剧、水浒剧、历史剧、佛教剧、鬼神剧,具有浓郁的市民思想与道家思想,表达出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高度认同,宣泄了下层士子苦闷之绪,表达对贤明之主的渴求,呼唤救世草莽英雄,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在结构体制特征及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语言、舞台艺术形态独具特色。东平作家敢于突破元杂剧结构体制的牢笼,采用别具匠心的叙事模式,折射世间百态的人物。东平作家巧妙设置戏剧冲突,喜剧性冲突比较多,传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杂剧中主要冲突包括不同阶层之间冲突、文化观念冲突、不同政权之间的冲突。语言雅俗共赏,既活泼生动,又温婉典雅。舞台艺术形态特色在于道具的巧妙使用与趣味性的插科打诨。人物装扮个性化,舞台动作典型化。杂剧突显地域文化色彩,赞扬海洋的宏博浩荡,折射出人民对海洋的挚爱。杂剧深深地刻上了儒家道统的烙印,着力宣扬忠孝两全的思想。作为水浒戏的发源地,高文秀创作的水浒戏数量极多,高度赞扬草莽英雄。元代东平杂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元代河南题材杂剧研究
作者:李妍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现存完整的162本元杂剧中,河南题材元杂剧占据了很大比重,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忽略了对它的整体考察。本文主要以河南题材元杂剧为主,旨在对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河南地区深厚的戏曲与文化背景。自古以来,在河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因素。本章分为元前河南悠久的戏曲文化传统与元代时期河南地区的戏曲发展两个小节,从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入手,对河南大地上发生的戏曲活动进行探索,从而展示出河南深厚的戏曲文化背景。第二章对元代的河南题材杂剧进行分类探索。本章分为三个小节,首先依据故事发生地把河南题材杂剧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其次按照社会生活剧、爱情婚姻剧、公案剧、历史传奇剧、宗教剧等不同的类型,依次挑出发生在河南地区的元杂剧作品,对它们所包含的河南文化特色进行分类阐述,最后展示河南题材元杂剧所蕴含的社会民俗文化。第三章主要阐述元代河南题材剧的意义及其在后世的流传。河南题材剧在元杂剧的创作中极具代表性,有突出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强烈的反抗意识。同时,河南题材元杂剧在创作的同时也展示了河南文化,如体现出河南地区惩恶扬善的道德文化意识、突出河南文化中崇尚自然的特点及表现出河南文化的阳刚之美与恢弘大气等。正因如此,元代河南题材杂剧在后世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试析元杂剧中的“破镜重圆”现象
作者:姜雪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元杂剧中,婚恋剧占很大的比重且多以破镜重圆为结局。以破镜重圆为结局的元杂剧成为作者热衷,读者喜爱,社会流行的一种文学题材。通过对以破镜重圆为题材的婚恋剧进行定义,并加以分类解析将会发现元杂剧中确实存在这类题材,并且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重圆只是一种结果,分散重圆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悲喜交加的情境将观众融入到戏剧中。对其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造成夫妻分散的原因进行归类,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发迹文人富贵易妻、封建势力棒打鸳鸯。从文学四要素即社会、作者、读者、作品来分析其被热衷的原因。在元代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作者热衷写破镜重圆的婚恋剧,既能抒发自己的心情,又能满足观众的需要。经济的繁荣促使市镇的出现,也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固定的场所。
元杂剧本事考
作者:罗锦堂著 日期: 2017.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共分为现存元人杂剧总目、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现存元人杂剧之分类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总目凡例、撰人可考者、无名氏作品、历史剧、社会剧、家庭剧等。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及其角色模式研究
作者:徐琰琰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作为元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元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灿若星河的元代杂剧作品中,无名氏的杂剧作品尤其是家庭杂剧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全元戏曲》为依据,阐述其内容,并结合西方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无名氏的家庭杂剧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列述前人对于“家庭剧”的界定,并以王季思《全元戏曲》为依据,选取现存全本的杂剧作品,根据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的内容,又将家庭杂剧分为婚恋杂剧和反映亲人情感和纠纷的杂剧两类。第二章将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婚恋杂剧分为:才子与闺秀的情爱悲欢、才子与市井女子的爱情故事以及才子与妓女的情感纠葛三大类。通过对三类作品的比较研究,认为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婚恋杂剧多以“旦本戏”为主要搬演方式,其叙事模式仍沿袭唐传奇以来的“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第三章,将无名氏家庭杂剧中反映亲人情感和纠纷的杂剧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伦理剧;第二类为家庭纠纷剧;第三类为复仇剧;第四类为落魄书生发迹剧。剧作反映了元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利益的冲突,挑战着由血缘维系的亲人情感关系。第四章运用西方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从“主角与对象”、“支持者与承受者”、“助手与对头”三个方面对元代无名氏的家庭杂剧进行研究。认为元代无名氏的家庭杂剧在角色塑造、戏剧发展动力、戏剧观赏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价值。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