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元杂剧“黄金时代”论说——从董每戡《说元剧的“黄金时代”》说开去
作者:段金龙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关于元杂剧繁盛的原因历来有很多人关注、探讨,而在这一问题中有一个子问题,即元杂剧的“黄金时代”问题。董每戡以专文《说元剧的“黄金时代”》来谈这一问题,源于与王季思的商榷\'(1)\',进而提出元贞、大德时期只是戏曲的“守成时期”,不是最盛时期,其最盛应该在元贞之前的观点。王国维将元代戏曲分为三个时期[2],董每戡认为,其所统计的第一个时期,由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同时,元代的政治、经济这个时期也正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作剧的大才人也都集中在这个时期,尤其是出现
元杂剧的审美"承传"性
作者:宋希芝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中提到:"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
元杂剧“常言”“俗语”谈
作者:江巨荣 日期: 198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重视戏曲舞台特征的剧作家和评论家,历来都强调戏曲语言的通俗性和口头化,并尤其推崇元杂剧在这方面的巨大成就和优秀传统。徐渭《南词叙录》称:“与其文而晦,曷若俗而都之易晓”,凌濛初《谭曲杂劄》也提倡“曲家一种本色语”以表现“人间一种真情话”。王国维更称赞元杂剧多用俗语为自古以来中国文学的新发展。通俗性的口头语范围很广。现存一百六十余种元人杂剧剧本所吸收和应用的口头语,就有成语、谚语、谣语、歇后语等多种类型。近数十年来,很多学者从事元剧语言研究,先后出版了徐家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朱居易的《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张相的《诗词曲语词汇释》、陆淡安的《戏曲词语汇释》。这些专著,从搜集语言资料到考证诠释词义,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但研究重点偏于语词,特别是杂剧中的方言语词,因此对元杂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