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情理观微探
作者:张旭光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虽然汤显祖一直是“情”的代言人,但“以情反理”不是其唯一坚定的主张。汤显祖的情理观念是经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挣扎和人生体验后逐渐形成的,是反复变化、不断深化的。其情理观宏观上表现为肯定“情之所必有”、崇尚“至情”、反对外在伦理道德的压迫、主张“情”的理性化和社会化,是一种较为稳健、平衡的情理观。
论昆曲与剧作家、乐人的关系
作者:武婷婷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现在用于昆山腔、水磨调(昆曲)及昆剧的统称。关于昆曲的记载,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兴起于明代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以悠远迤逦的水磨腔、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表演及极富文学性的文本台词独领中国戏坛近300年。昆曲的发展艰难而又复杂。昆曲萌芽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在以顾坚为首的文人聚会中,文人雅士以昆山腔吟诗作对,他们摒弃伴奏,偶尔加入笛、萧,只为追求文人情趣,并无太大特色;明中期,以魏良辅为中心的乐人团体在昆山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研制出昆山新腔。他们重新规范昆曲声腔,加入管弦伴奏,确立了昆曲新腔的风格,奠定了昆曲向昆剧发展的基础;之后,梁辰鱼作昆腔传奇《浣纱记》,他的传奇创作沿袭了魏良辅等乐人的昆曲理念,并规范了昆剧舞台搬演。 《浣纱记》是昆曲走向昆剧最显著的标志;明晚期,汤显祖与沈璟的参与将昆剧推向艺术巅峰,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投入昆曲创作,他们既创作昆曲文本,又精通戏曲音律,且大多蓄有家班,剧作家与家班的互动成为昆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自宋朝始,戏曲就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对戏曲的社会功用了然于心。一方面,统治者们以戏曲为视听享乐的工具;另一方面,他们将戏曲作为传播封建教化的媒介。明代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对戏曲的介入更为频繁,这直接影响了剧作家的文本创作、乐人的剧演活动及他们生存状态。明中晚期,随着上层文化管制的松弛,在文坛新思潮与市民文化的影响下,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呈现出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昆腔传奇作为当时戏剧创作的热门,剧作家与乐人广泛参与其中,两者互动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昆曲自下而上的流通,使欣赏昆曲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从居于一隅的声腔发展成为全国流行的剧种,昆剧是剧作家与乐人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结果,剧作家、乐人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交代了论文选题的定位及研究意义,其次,对本文涉及到的昆曲学成果进行综述,简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期望。昆曲的发展历经昆山腔、昆曲、昆剧三个阶段的演变,因此,本文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本章主要探讨昆山腔的萌芽,明确民间昆山腔的存在及状态,论证顾坚为昆山腔的“改革者”,而非“创始人”,后人的继承与创新都是以顾坚“清唱”式的昆山腔为基础;第三部分为正文第二章,论述昆山腔到昆曲的过程。本章以明中叶的特殊环境与南戏创作入手,分析它们对南曲声腔的影响,梳理以魏良辅为中心的吴中乐师的昆曲改革;第四部分为正文第三章,论述剧作家对乐人新腔继承与完善的过程,昆曲由此演变为昆剧,以及昆剧对剧坛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正文第四章,本章从明代政治制度、管理政策入手,探讨剧作家传奇创作观的转变及明代乐人管理的特殊性,明确两者在特定环境下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昆曲与剧作家、文人的关系。
李贽与戏曲之关系研究
作者:徐玥娜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贽不仅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毫无疑问对戏曲是非常了解的,但他作为一个戏曲评点家的身份却较少受到关注。目前学界研究其戏曲理论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视角也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力求在充分搜集李贽与戏曲相关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李贽与戏曲的关系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对李贽的戏曲观念与戏曲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李贽的戏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戏曲界人士的交往,二是其著作中评论戏曲的文章,三是对戏曲作品的评点。李贽与焦竑、汤显祖、潘之恒以及汪廷讷等交往密切,与他们或交流思想或探讨戏曲,相互影响。李贽的著作中有专门评论戏曲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李贽鲜明地表达了其戏曲观念:他认为戏曲是“天下之至文”并同样可以“兴观群怨”,从而提高了戏曲的地位;他提出戏曲作品存在“化工”与“画工”的区别;他认为戏曲创作的动力是真实自然的情感,提倡“以自然之为美”;他发现了戏剧文学“关目曲白事”的独特要素,反对神化人物形象。除了这些,李贽的曲学成就更多地体现在他对戏曲作品的评点上,而他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也寓于其中:他推崇戏曲以“奇”为美,提倡在合于情理的基础上追求戏曲之“奇”;他重视戏曲人物的塑造,对戏曲人物及其塑造手法加以关注批评;他在评点中赋予戏曲“关目”非常丰富的内涵;他以“真”为戏曲美的根本标准,强调戏曲的“人真”、“事真”与“境真”。李贽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之后,许多戏曲评论家继续为戏曲争取地位,最终确立了戏曲与诗文平等的地位;他提倡“以自然之为美”,汤显祖、凌濛初与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自然说”;他主张以真实情感作为戏曲创作的动力,这一点亦为他同时及以后的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实践所不断证实。
“临川四梦”与赋体文关系研究
作者:郭慧茹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长河,自始至终都呈现着更替发展、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势。辞赋是继诗骚后诞生的古老文学样式,集诗文的创作经验于一身,其发展成熟后又反过来给诗文、小说、戏曲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传奇戏曲是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它具有表演性和文学性,在其获得文学性的过程中,赋体的渗透起了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于戏曲与赋体文之关系鲜有关注,虽然已有一些学者涉猎,但尚缺乏具体、完整之研究成果,尤其是个案研究还未见到。汤显祖是诗文曲赋皆擅长的晚明文学大家,他的经典传奇作品“临川四梦”中分布有大量赋体文,却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故而以此为题的研究有颇大的拓展空间和研究价值。在具体探讨“临川四梦”中的赋体文之前,有这样一个问题势必需要解决:为什么辞赋能够穿插于戏曲之中?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这是较早成熟的强势文学对较晚成熟的戏曲传奇自然而然之影响结果。但在这种自然背后还存在某种必然的因素,那就是泛戏剧形态与早期辞赋所表现出来的共生性——抒情和娱人,从发生学角度看,这在两种文学样式融合的过程中承担着决定作用。“临川四梦”并不是最早和唯一使用赋体文的戏曲文本,元杂剧和其他明清传奇中也有赋文的痕迹,但对于“临川四梦”与赋体文关系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到“临川四梦”用赋的问题时,首先,本文结合汤显祖所处时代环境、文学背景、生平、思想、辞赋创作等因素,探究“临川四梦”中出现赋体文的原因。晚明小品赋的发展及其娱乐精神决定了“四梦”中辞赋成分的增多;汤显祖所主张的“至情”观与辞赋的抒情传统相吻合,这是汤显祖传奇中用赋文的直接因素;辞赋的讽谏性能够加深“临川四梦”的讽世意味,此乃汤氏使用赋体文之实用动机。其次,依据“临川四梦”文本,将其中的赋体文分为摹人、绘景、记梦、抒怀、戏谑、状物六类,汤显祖文学造诣极高,“四梦”中的摹人赋立体真实,绘景赋巧妙精细,记梦赋悲喜结合,抒怀赋言辞直白,戏谑赋滑稽有趣,状物赋灵巧生动。这不仅是“四梦”中的赋文类型,亦是戏曲中赋作的整体类别面貌。最后,以赋体文对“临川四梦”艺术手法的影响立论,论证赋体文对戏曲之体制结构、剧本语言、形象塑造和舞台效果的具体作用。需注意的是,虽然赋体文为“四梦”增添了很多艺术魅力,但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典雅的语言与曲之俗格格不入,部分独白性赋文之篇幅过长阻碍了情节发展。以“临川四梦”与赋体文的关系为一个基点,能够引申出赋体文与传奇创作的整体关系。从内容上看,赋体文使戏曲具有了文学精神;从艺术技巧看,戏曲中的赋体文展示了作者的语言文字才华和创造性意识。如此,本文一方面在先贤论述的基础上使戏曲与赋体文之关系趋于明了具体,另一方面亦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究了“临川四梦”之艺术特色。
王夫之《明诗评选》研究
作者:孟杰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诗评选》作为王夫之诗歌选本之一,目前学界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集中在对其诗学复古观、结构诗学以及全书的简要分析,较少把该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缺少较为深入、细致地总体性把握。而随着学界对于王夫之诗学研究的进一步关注,《明诗评选》作为其诗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试从明诗史构建的角度对于《明诗评选》作总体性把握,并分析《明诗评选》中体现出的诗学观以及其与《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三部著作的关系,这无论是对其诗学理论的研究及丰富还是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其诗学观均有较为重大的意义。本文计划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主要论述《明诗评选》研究的现状,王夫之生平和《明诗评选》的版本问题以及选题的意义。第一章论述《明诗评选》的诗学观。首先对“诗言志”与“诗缘情”的两大诗学传统作大致地梳理,并对王夫之“诗道性情,道性之情”的主情的诗学本体论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在《明诗评选》中所体现出的批评标准进行系统的总结。第二章论述《明诗评选》的明诗史观。试从《明诗评选》建构的明诗史观这一角度对其进行整体性地研究与把握,可以使有明一代的诗学脉络以及主要诗歌流派的发展清晰、直观地显现出来。王夫之对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诗歌流派大加批判,而极力推崇明初诗人刘基、高启等人及其作品,于明中后期则选取杨慎、徐渭、汤显祖等人的诗作,对于个体诗人的重视是前人所没有的。王夫之以此来建构明诗史观,可谓独具慧眼、另辟蹊径。第三章论述《明诗评选》与《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之间的关系。通过王夫之的诗歌理论、反对建立门庭的态度以及对诗歌本质的理解进行系统地阐述,充分发掘几部著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章为结论,通过选诗意识,论述王夫之建构的明诗史以及《明诗评选》表现出的诗歌理念,并结合文章前几部分进行总结性梳理。总之,《明诗评选》作为王夫之重要的评选作品之一,在构成其诗学体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明诗评选》,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界对王夫之诗学体系的认识。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