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明代戏曲文乐关系研究
-
作者:苑杰
日期:
202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戏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自宋元至明清,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诸多的经典作品。相较其他文学体裁,戏曲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戏曲发展历程中,明代以剧作家和作品数量繁多、文学成就耀眼所著称,在将近300年的时间里,仅传奇作家就达到300多人,剧目也将近上千部,其中有署名的剧作就有600多个,其数量之多、作品范围之广对后世戏曲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明代戏曲发展中,一直伴随有文学与音乐的讨论,“沈汤之争”、魏良辅改戏等都是围绕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展开,并被该时期的作家和理论家持续关注。从创作手法到美学理论,明代戏曲经历了由填词入曲到依字行腔创作方式的转变,从元代的周德清到明代的徐渭、李开先、何良俊、汤显祖、沈璟、魏良辅沈宠绥、王骥德等人在戏曲创作和戏曲评论中都对戏曲的文乐关系进行过探讨或评论,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认知的戏曲文乐进行阐释。但是受限于当时社会背景、外在因素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对何种语境下文乐关系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戏曲文乐关系的研究也停留在南北方位不同的南北曲的层面,没有进一步深化打通研究,加之戏曲表演者的社会地位低下,文人对表演的重视程度不够,双方交流少,音乐又没有工尺存世等原因,给戏曲文乐的研究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从创作方式的转变入手探讨戏曲的文乐关系,可以从人、文、乐多重角度立体还原历史时期戏曲发展状况,进一步理清明代戏曲的发展脉络。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元明戏曲形态。梳理元代到明代的戏曲发展状况,对元明戏曲作家、戏曲作品、戏曲理论做概述,分析两个时期戏曲结构和表现方式,对戏曲作品的收录形式和戏曲改革的方向、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这一时期戏曲文乐关系的发展变化方向。第二章:以乐为主,接腔别咏。通过梳理宋代以来填词入曲创作方式的传承与衍变,研究分析明代前期乐为主体中曲牌音乐在戏曲中的呈现方式和存在形态,总结曲牌音乐影响因素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第三章:因词配乐,依字行腔。进一步分析戏曲文本中汉字四声声律与依字行腔的原理,研究依字行腔中原始腔调的存在形式和异变规律,总结依字行腔创作方式中文乐关系的根本遵循和艺术规律。第四章:“沈汤之争”中的戏曲文乐关系。通过对“沈汤之争”由来的再梳理,探讨“沈汤之争”背景下的戏曲理念和字音关系对应的外在表现。第五章:王骥德《曲律》中的声律问题研究。从声律、文韵研究的背景入手,研究王骥德戏曲理论中文乐关系的表现形式和理论论断。第六章:声律与文辞,合之双美。通过文词与情趣双美理论在明代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中的影响,对文乐双美的观点和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总结明代戏曲文乐关系的审美需求。研究的创新点:首先,从文学和音乐两个学科角度,跨学科研究戏曲文乐关系,对明代戏曲理论家和戏曲理论著述中文乐关系的论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依字行腔戏曲创作方式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音乐技术分析,得出依字行腔并非完全是依据文词的四声进行创作,而是在保留原始腔调基础上的字声关系调整。通过对文乐双美的美学趋向在戏曲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总结戏曲文乐关系在创作实践与美学构建两方面的不同。
-
徐渭“墨戏”试解
-
作者:朱良志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两宋以来,中国画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墨戏的创作方式,北宋二米的云山墨戏是最早的称名者,南宋法常、玉涧以及画院画家梁楷等都善为墨戏。墨戏画不求形式工细,注重瞬间的挥洒效果,深为中国画家所重。而说到墨戏,总和一个名字联系到一起,这就是明代天才画家徐渭。徐渭一生主要以水墨来作画,很少看到他的设色之作,而且从总体上看,都带有逸笔草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