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读杨慎诗札记
作者:王文才 日期: 197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五八年成都会议期间,曾亲手精选了《诗若干首·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文字依据清人沈德潜的《明诗别裁》,共录杨基、杨慎、李攀龙、谢榛等十二家诗十九首。诸家风调不同,各有佳胜,而以杨慎入选的诗为最多(凡八首,内并包括其夫人黄氏一首)。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在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中,遭到了打击,长期谪戍云南至死。《明史》本传指出:“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列朝诗集》小传说他的诗:抗衡七子,别张壁垒,“沈
毛泽东论明诗
作者:鄢传恕 日期: 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57年,毛泽东与臧克家、袁水拍谈话时说:“我看李攀龙的诗,有的很好。”1959年,毛泽东在解释他的《登庐山》诗时说:“九派是指这一带的河流,长江支流。明朝李攀龙有一首送朋友的诗:‘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憔侍臣颜。’(《怀明卿》)明朝也有好诗,但《明诗综》不好,《明诗别裁》好,李攀龙是‘后七子’之一。”196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高启《梅花》诗前加一个小注:“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均见张贻玖编《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一书)评价明诗的关键在于对待明七子的态度。清初诗论家对待七子,大致可分为偏激、温和和附和三种情况。偏激派以钱谦益为代表,出于门户之见,贬斥七子。温和派以吴乔为代表,虽尊唐诗,对七子仍然不满,寓肯定于否定之中。附和派以毛先舒为代表,基本上承七子之绪,但又不为贤者避讳。清代中期以后的诗论家对七子有褒有贬,但没有象清初那么过誉或过贬的现象了。毛泽东则不薄七子之诗。我们查阅《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目录》,明代诗词有170余首,而七手之诗有54首。毛泽东说:“明代也有好诗”,这是对毁者的批评,对过誉者的纠正,对求实者的肯定。高启在清代诗论家中是...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