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何景明《学约》原本与《学约古文》考
作者:高虹飞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前七子"复古派领袖何景明任官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所作《学约》,是研究何景明教育实践、文学理论、学术思想,考察明代提学官学政管理、士子科举教育等问题的重要材料。《学约》今已不存,然岳伦在《学约》基础上编成的古文选本《学约古文》尚存。本文通过明嘉靖十年(1531)杨抚刻本《学约古文》还原何景明《学约》内容,又校勘《学约古文》现存主要版本异同,考察《学约古文》与何景明《古文集》之间的关系。学界多以《学约古文》《古文集》为不同作品,然二者实为同书异名。
明代“以古文为时文”研究
作者:徐艳珠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以古文为时文”是明代重要的八股文创作现象和创作理论。明代“以古文为时文”出现于嘉靖年间,唐顺之、归有光、茅坤为重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将古文的写作理念、写作手法全面引入八股文写作当中。此后,“以古文为时文”成为明代重要的八股文流派。明代末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士习学风的大变,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内核的八股文背离了醇正典雅之路,八股文文体、文风日益败坏。艾南英、陈际泰等人以振兴八股文为己任,力倡通经学古,“以古文为时文”。 明代“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注重从提高“文”的角度来维护“道”、阐释“道”,使八股文的思致理路、文章格局更具“文”的色彩,八股文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得到了增强。古调、史汉风神、韩欧之气成为了评价八股文思想醇正之外的另一重要标准,并成为士子追求的八股文理想境界。经过明代名公巨子在理论上提倡和创作上实践“以古文为时文”,八股文文风为之一变,八股文的创作水平得到提高,由此走向繁盛。 本论文主要分两部分对明代“以古文为时文”这一创作现象和理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探讨明代“以古文为时文”出现的背景及原因,以及“以古文为时文”的特点和内容这两方面内容。第二部分对在“以古文为时文”创作上或理论上有突出作为的人物分别进行研究探讨,个案研究的对象为:唐顺之、归有光、茅坤、艾南英、陈际泰、金声、黄淳耀。这些人或在八股文创作上具有明显的“以古文为时文”特点,或在八股文理论上有突出的建树,因此研究将根据各人的特点而在理论研究和八股文文本研究上各有侧重。另外,附论“以古文为时文”的“文”“道”关系。
蒋士铨研究
作者:徐国华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蒋士铨为清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有着多方面的文学成就,诗歌、词、古文和戏曲,无一不工。论文从家世与生平论、戏曲创作论、诗歌创作论、词创作论、古文创作与骈文评点论总共五大板块对蒋氏文学创作作一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探究,深层次地挖掘出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底蕴。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以往学界就诗论诗或就曲谈曲的研究局限,努力做到诗词文曲,互释互证;采用知人论世与“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平实地对蒋士铨作出准确地评价,确定其在清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通过翻检、稽核各种地方志、清人著述以及蒋氏诗文集内的记载资料,对蒋士铨的家世与生平作一源源本本的考述;第二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论评蒋士铨戏曲与江右文化的渊源关系,尤其对蒋士铨、汤显祖二人作了一番全面而细致地比较分析。指出蒋氏在戏曲创作中敢于摒弃陋规与改革创新,突出表现在戏中串戏与戏中融戏、插科打诨与亦庄亦谐、史笔填词与入文为词三个方面。处在花雅争胜的乾隆曲坛,蒋氏戏曲实为案头场上两可观,所谓“乾隆曲家第一”当之无愧;第三章指出,蒋士铨诗名与曲名并重,其别开生面的诗风在乾嘉诗坛上与袁枚、赵翼鼎足而立。就其反对规唐模宋、亦步亦趋与提倡绝去依傍、独抒性情的诗学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忠孝意识、循吏情怀和山水性灵三方面对蒋氏诗歌中的主题意向进行了深层次地阐释,其刚健雄豪的诗风、诗歌的教化价值与历史评价等问题亦一并论述。 论文第四、五两章对蒋氏的词创作、古文创作与骈文评点进行了一初步地阐释与探究。着重从登临咏怀、抒写至性真情和咏史题画三方面探析蒋词的“风人”之怨与激昂旷放的词风;指出蒋氏古文各体皆备,大都写得质朴无华,清晰流畅,至性真情流溢笔墨之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蒋氏堪称清代骈文评点大家,其评点主要包括四六作法和源流品评,多注重艺术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推崇文气,充分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观。此外,本学位论文中的附录对蒋士铨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
李梦阳古文评价
作者:南玉印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李梦阳是明中叶文坛上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力主“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影响颇大,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有《空同集》六十六卷传世。后人较重视他的诗,清人沈德潜编的《明诗别裁集》中选了他的诗四十七首,以对他的古文却不够重视,即使有人偶而提到,也多持贬抑态度。直至目前,尚未见较全面、较深入地研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