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孟称舜的早期戏曲创作与理论主张
作者:荆毅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孟称舜是十七世纪中国剧坛上的一位著名的戏曲剧作家、理论家,继汤显祖之后,在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对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称舜早期主要以杂剧创作为主,后期转而进行传奇的创作。孟称舜的杂剧作品所传递出的创作思想在我国戏曲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孟称舜的生平、交友及杂剧创作、戏曲评点等几个方面对其早期的创作理论与思想作了总结梳理,力图从孟称舜的创作思想上挖掘其在戏曲创作上的成就和价值,并总结归纳孟称舜作为晚明优秀戏曲剧作家为戏曲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文章第一部分对孟称舜的生平经历、早期创作的杂剧作品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力求深入地研究分析孟称舜的杂剧创作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究孟称舜对至情的追求与歌颂,并通过他的杂剧作品来分析其以情释理的传情创作观。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孟称舜杂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其杂剧创作的人物论。第四部分主要是从曲辞和宾白两方面入手,对孟称舜戏曲语言提炼的雅俗问题进行探讨。第五部分主要围绕孟称舜杂剧创作风格展开研究,包括对他的戏曲创作和戏曲评点风格的研究,以及对他独具一格的“气味说”的研究。在思想方面,孟称舜继承了汤显祖推崇“至情”的戏曲创作理念,肯定了男女间的美好爱情并抨击了黑暗的封建势力。在曲辞和宾白方面,孟称舜展示出其非凡的驾驭戏曲语言的才能。他强调剧作家在塑造戏曲人物时,要着重把握对人物心理的描摹,积极从生活中寻找创作原型,孟称舜在其杂剧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神兼备的戏曲人物,为推动古典戏曲人物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孟称舜的戏曲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并且展现出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推动了古代中国戏曲理论的进步。
孟称舜戏曲思想研究
作者:李将将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孟称舜的戏曲理论是中国戏曲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其戏曲理论主要集中于《古今词统序》、《古今名剧合选序》、《贞文记题词》、《娇红记题词》、《二胥记题词》这五篇文章以及散注于《古今名剧合选》中的649条批注中,虽然理论的论说不够深入,条理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但是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戏曲理论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了孟称舜戏曲理论的三个方面,即情性论、本色论、风格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晚明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的背景。第一节概括了晚明戏曲创作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富于浪漫气息的言情剧创作和具有浓郁现实色彩的戏曲创作两个方面。第二节交代了晚明戏曲理论概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戏曲理论家和戏曲理论著作,是中国古典曲论最为鼎盛的时期。戏曲理论涉及到了言情论、创作论、戏曲文体流变观、戏曲批评以及风格论等诸多方面。第二章主要叙述了孟称舜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概况。第一节介绍了孟称舜的生平事件和学识修养,旨在突出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渊博的学养。第二节概括了孟称舜的主要戏曲创作情况。主要体现了其对临川派言情剧的摹拟以及对现实的高度关注。第三章论述了孟称舜的情性论。这是本篇论文的重点。第一节先论述了孟称舜关于文学情感起源的看法,分析了孟称舜与汤显祖、李贽等人的区别,与传统文论中“感物说”的区别,从而对其审美观念作出概括,并涉及到了关于晚明启蒙思潮的相关看法。第二节分析了孟称舜戏曲言情思想中情的内涵。其继承了汤显祖的至清思想的精髓,并丰富和发展了情的内涵。第三节则论述了孟称舜对性情的关系的认识,并比较了其与公安派认识上的差异。第四章介绍了孟称舜的本色论。第一节论述了孟称舜对于戏曲文体流变的认识以及对“曲”之本质规律和艺术特点的把握。第二节分析了孟称舜“本色论”的内涵。他的“本色论”主要是从三个维度来论说的,其一是指语言审美追求,其二是指情感的抒发是否真实,其三是指人物塑造是否真实,叙事是否真实的,并指出其本色论的认识与他对曲的本质规律和艺术特点的认识有密切关系。第三节是关于“本色当行”的实现,涉及到创作论的内容。第五章主要概括了孟称舜的风格论。第一节对其风格论的内容以及其意义做了概述。第二节具体地分析了孟称舜在风格批评中采用的方法。
孟称舜及其剧作研究
作者:杨灵巧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孟称舜是晚明时继汤显祖之后杰出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卓绝不凡的杂剧和堪称精品的传奇,编选了元明人杂剧选集《古今名剧合选》,还因为独树一帜的戏曲理论成就闻名曲界。在晚明灿若星辰的戏曲家队伍中,孟称舜无疑是佼佼者。因此,孟称舜及其剧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孟称舜剧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其剧作的思想性与艺术特征,探讨了其剧作的流传影响,试图藉此把握孟及其剧作在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成就。 本文绪论部分,笔者首先对孟称舜戏曲研究进行了综述。自晚明迄今,对孟的关注呈现出由赏评、作品辑录、本事考索到对其作品和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趋势,但对其剧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娇红记》上,其余作品研究略显薄弱。第一章,生平与思想考述。通过对孟称舜生平、家世、交游与思想较为详尽的考述,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孟称舜的人生经历、精神面貌与思想状况。对其政治思想与艺术思想的把握更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其剧作的思想性与艺术特征。第二章,孟称舜杂剧研究。孟称舜现存杂剧五种,分别是:《桃花人面》、《花前一笑》、《眼儿媚》、《英雄成败》、《死里逃生》。对爱情的讴歌和对社会黑暗的批判是...
孟称舜戏曲“言情说”研究
作者:储著炎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作为受汤显祖影响最大,成就也最高的晚明曲家孟称舜,使我大感兴趣的是:他与汤显祖之间是不是仅存在着曲学观上的简单模拟与继承?近年来,人们对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的研究兴趣日益提升,但是由于孟氏在《娇红记》中提出“始若不正,卒归于正”的言情模式,使得学界对之褒贬不一,甚至因此对他在曲学领域的价值地位也颇存异议。如果综合览察孟称舜的戏曲创作及戏曲理论,则“始若不正,卒归于正”的言情模式是否就能代表他在曲学领域的贡献成就?他与整个明季戏曲的言情思潮相比,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带着这些问题,本论文将孟称舜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综合一起,试图以一个宏观的研究视角来给孟称舜的曲学见解以一个尽量接近历史原貌的价值定位。通过孟称舜与汤显祖的比较,通过孟称舜与越中曲派其他曲家如徐渭、王骥德、吕天成等人的比较,本论文认为:孟称舜的戏曲创作及戏曲理论可以用“言情说”来加以概括。他的曲学理论实则是以“词足达情”为核心,广涉戏曲的艺术本质、剧本创作、批评、鉴赏等各个层面,丰富并发展了汤氏“言情”一派,并对明代戏曲“言情说”的理论成果广收博取,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突破中的“逆流”——简析明末孟称舜等杂剧创作的“趋元”倾向
作者:李艳霞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进入明代以后,先后演变成宫廷剧和文人剧两种基本形态。然而在明中后期时杂剧界却出现了一股追慕元人的复古热潮,孟称舜的杂剧活动和有关理论正是这一热潮的集中体现。最终这一复古倾向未能改变文人剧的发展态势。
孟称舜杂剧艺术研究
作者:闫琦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孟称舜,字子若、又作子适、子塞,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戏曲作家及戏曲理论家。他一生寄情于戏曲领域,创作了大量戏曲作品,其戏曲创作道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杂剧为主,后期则专作传奇。中间于崇祯六年即1633年完成了《古今名剧合选》的编订。杂剧可以说是他介入戏曲创作活动的第一步,所表现出的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和兴趣爱好,对其后来的传奇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主题表达抑或是语言风格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晚明灿若星辰的戏曲创作队伍中,孟称舜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重要一员。因此,以孟称舜的杂剧艺术作为选题理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以孟称舜的杂剧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晚明的时代背景,对孟氏的生平、独特个性和创作情况予以整理,对孟氏杂剧的题材和主题选取进行提炼和总结,对其杂剧艺术进行概论和解读,对其剧本体制进行挖掘,对其杂剧作品和传奇作品进行比较。力图在分析其剧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全面把握孟称舜的杂剧成就。 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当前的孟称舜戏曲研究进行了大致的概括,截止到目前,对孟称舜的生平考述、作品的题材主题及思想内涵、剧作者的戏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渐趋成熟,出现大量的学术论文及相关专著。即使这样,对其剧作所蕴含的艺术,包括题材及主题的选取、传情的艺术手法、剧本体制、杂剧与传奇的关系等方面仍然有可供发掘的空间。第一章,孟称舜的独特个性及生平创作情况,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整理关于孟称舜的生平资料及创作情况,重点分析了其“方行纡视”的独特个性。第二章,文人题材、现实主题、理想人物——孟氏杂剧的内容表现,主要是从题材、主题及人物塑造方面来分析孟氏杂剧显著的现实性特征。第三章,多种风格,诗化色彩——孟氏杂剧的审美特色,主要是从戏曲的审美角度来对孟氏的全面创作能力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孟氏杂剧的诗化色彩。第四章,对“元剧矩范的”继承与突破——孟氏杂剧的形式特色,从剧本体制和舞台演唱体制的角度对孟氏的杂剧作品进行分析,突出了其追慕元人矩范的大家风范。第五章,孟氏杂剧与传奇的关系,从杂剧与传奇的关系出发,得出孟氏的杂剧创作为其传奇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孟称舜在杂剧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许多作品堪称戏曲艺术上的典范之作,是晚明杂剧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