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孙楠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戏曲滥觞和繁荣兴盛于充满世俗真实趣味的市井民间,以摹写男女之间的自然情欲为它的原始主题,正因为其具有表现个体感情欲望的审美特性,着重抒发个人的真性情,把人人具足的感性欲望作为合理的真实的生命欲望,是一种“民间娱乐”的市井文艺。在明代初期,由于程朱理学割裂了道德与情感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天理”凌驾于“人欲”之上,并将其上升为先验存在的绝对天理,否定了个人自然情欲之心存在的合理性,戏曲也浸染了“存理杀人”的道德教化论观念。戏曲家从道德观念出发来构筑德性化的人物,直接把理学要义生硬填塞在戏曲中。“文词家”醉心于着墨藻饰、卖弄词藻,日益与戏曲滥觞于市井民间的艺术特性相违背,极端地否定个体的主观精神,以“理”为绝对的权威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旋律。直至明代中后期,自然人性论与“存理杀人”的理学发生了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冲突也波及到了戏曲领域。戏曲是理学还是人学成为论争之焦点,戏曲是图解道德概念还是表现个体感情欲望的真实状态?戏曲创作是在古人的作文之法中模拟剽窃还是师法于从本心流出的肺腑之言?这些问题引发了进步戏曲美学家长足的思考,促使了明代中后期戏曲创作向以摹写真人、真性、真情美学思想转变。另外,明代中后期处在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的出现,使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市井大众赤裸裸地追求物质生活享乐和自由意志时代风尚;阳明心学的兴起也从哲学的角度肯认了个人自然情欲的合理之处,僵化陈腐的封建道学再也不能禁锢个人蠢蠢欲动的私心和情欲之心的萌发。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便是将被打上伦理属性烙印的人从道德本位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将个人的感性欲望上升为合理的自然天则,并高扬个人自然本性之真。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戏曲领域中进步戏曲美学家从反道学反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潮出发,将长期以来道德伦理对戏曲表现人性之真美学特性的迫害剥离,提出了戏曲重在表现个人的性灵、童心、本色、至情等具有浓郁个人感性色彩的美学思想。这些学说的美学本质都归结为对“真”的推崇,从学术性上确立了“真”美学范畴在戏曲美学思想中不可取代的位置。围绕戏曲尚“真”美学思想这一论题,结合明代曲论、序跋、评注、题词等戏曲资料,探究产生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并从戏曲审美观、戏曲创作观、戏曲表演观三个方面,着重阐释徐渭、李贽、汤显祖、冯梦龙、凌濛初、潘之恒等戏曲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结合戏曲文本的解读,力求全面分析“真”美学思想的内涵,客观地评价明代中后期尚“真”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汤显祖文艺思想初探
作者:周育德 日期: 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文艺创作的杰出成就,是以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和他的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有关,同时又受他的文艺观的具体指导。汤显祖没有留下文艺理论的宏篇巨著。但是,在他的篇帙浩繁的诗文作品中,有不少论诗、论文、论戏、论画、论乐的言论。把它们稍加梳理,对他的文艺观即可有一大致的了解。本文试从言情、尚真、务奇、通变等几个方面,对汤显祖的文艺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索。
汤显祖文艺思想初探
作者:周育德 日期: 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文艺创作的杰出成就,是以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和他的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有关,同时又受他的文艺观的具体指导。汤显祖没有留下文艺理论的宏篇巨著。但是,在他的篇帙浩繁的诗文作品中,有不少论诗、论文、论戏、论画、论乐的言论。把它们稍加梳理,对他的文艺观即可有一大致的了解。本文试从言情、尚真、务奇、通变等几个方面,对汤显祖的文艺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索。
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
作者:张青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汤显祖诗歌中所体现的“情”的内涵。“情”的主观色 彩极浓,不同的人对“情”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学形 式中,其所理解的“情”也有不同的侧重。对汤显祖而言,他所理解的“情” 在戏曲作品中表现为男女情爱,而在诗歌作品中则表现为对理想、信念和自我 实现的渴望和追求。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出汤显祖“生生之仁”的哲学思想和 “诗言志”的诗歌传统决定的。 明代中后期以来,人的合理欲求日益冲破理学和礼教的束缚,逐渐得到肯 定、释放和张扬。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汤显祖的人性学说既与传统儒学尤 其是宋明理学有着深刻的渊源,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坚持天命纯善与 明心复性这一点上,汤显祖与宋儒几无二致。同时,他又受阳明心学的影响, 接受了“生生之仁”的哲学思想,肯定人出自天性的一切合理欲求,其中, 既包括男女自然情欲,也包括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诗歌这种“生生之仁” 的哲学思想与“诗言志”的诗歌传统相结合,使汤显祖的诗歌创作中所表现 的情感与个人理想、价值观紧密结合,从而呈现出雅正、理性、冷静、深沉的 特色。虽然汤显祖在诗歌创作中力主“情生诗歌”,认为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动 力,而很少关于“言志”的论述,但通过分析他的诗歌作品便可发现,其作 品中所表现的“情”恰恰是受理性节制的、与理相统一的“情”,符合“情理 统一”的古典诗歌审美特征。 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情”在汤显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一、养亲齐家之衷。在汤显祖反映伦理亲情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对祖母、 父母的拳拳之忱,也有对兄弟的棠棣之谊,对妻室的伤别之恨,还有对儿女的 眷眷之思。这些诗歌所反映的多为日常小事和人之常情,却营造出一种和睦融 洽、情义融融的家庭伦理温情,从中可以看出他作为封建家庭中的长子长孙, 对于建立和维护家庭伦理规范的强烈责任感。 二、忠君忧国之思。汤显祖所生活的明代中晚期,朝政一片混乱,人民生 活困苦不堪,整个明帝国的统治江河日下、日薄西山。在这种时局状态下的汤 显祖一方面对君主保持发自心底的真诚敬意,另一方面又对国计民生充满了深 深的忧虑。他在诗歌中随时表现自己对君主和皇室的无限忠诚,同时又对皇帝 怠政、权相当道、矿税、特务统治、腐败的边市等种种弊端产生忧虑和愤懑之 情,对于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则报以深切的关心和同情。 三、壮志难酬之悲。在儒家积极入世人生理想的感召下,聪明好学、才华 横溢的汤显祖满怀出宦人仕、光宗耀祖的美好梦想。然而混乱的时局使他的希 望成为泡影,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于是在诗u作中倾吐自己欲进不能的 苦闷和既退不舍的惆怅。在朝为官时,山于年轻气盛,壮志难酬之憾尤为慷慨 愤激,而被迫弃官归家后,这种怀才不遇之感山激切扬厉变得沉着感伤。 四、师友全交之谊。汤显祖的一生师友交往范围甚广,他的两千多首诗歌 多是与师友之问的赠答唱和之作,所以他的相当一部分诗歌是为师友而作。其 11I,仁对老师戴询时冲念,对少年知交帅机、饶杉、周宗镐的思念,对同僚丁 此吕不幸遭遇的不平之叹,还有对达观、李赞等个性解放先锋的尊重与仰慕。 第一部分论述具有主‘惰特色的汤显祖诗歌在诗歌史上所起到的承前启后作 川。 通过对汤显祖诗歌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汤显祖与复古派之间存在着千丝 J]缕的联系。汤显祖对复古派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侧lgu剽窃的不良诗风上, 而在理论与创作方面则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是张扬惰感。复古派井非不重视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出于过 分地注重摹拟,反而将情引向了误区。汤显祖同 请放在诗歌创作的首要位 皆,人这 伺题上,他与复古派并无乖谬。二是重格调。学习古人格调,遵循 r’I人认式是复.\掀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汤显祖虽没有关于格调的具体阐述, fH K创仆‘锄尖木身则体现了复古派所提侣的格调。三是关于学古。复古派力卞 于,占,汤显州山并不排斥学古,而且对十六朝与唐代诗歌均有深厚的修为,只 枯他的学占方法更为灵活而已。 人反对复;’i派泥.\拟古的“赝古”风气上,汤显祖与三袁的观点是一致的, 【叫I4,他的理沦上张还深刻影响了三袁的“性灵”理论。这种影响又表现在 个八川1:·足尚良。汤显祖主张写作要说“真实语”,三袁也认为诗文应抒 ’5作家的久久仿感,I&是自然大性的流露。二是通变。汤显祖认为“吐纳性 伙,泅极大F之变”,将“变”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三袁则提出文学的可贵 之处就P:“变”,代袭旧制只会让文学僵化不前,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三是 务奇。汤拈祖认为文学创作要有灵气J能入神,想要有灵气就要先做奇士。三 哀问什]:卅。打胜帅沾自然,从心而出,不蹈袭前人而自出新奇。 总上,汤!;杆*以其诗歌中鲜明的}情特色,上承复古派高格朗调的美学 心求,】叫.I公“么派独打忖灵的九…J,介十国诗歌?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