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戏曲剧本的刊刻流传与文本变异:以晚明江南坊刻戏曲剧本为中心
作者:董银芳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晚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文思潮的涌动,为其城市娱乐文化的培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剧场观戏和案头赏玩剧本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常态,除了各地戏班演出频繁之外,书商受利益的驱使也开始大量刊行剧本,书坊逐渐成为戏曲类通俗读物刊行的主力军。剧本是构成戏曲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刊刻流传是戏曲舞台传播之外的另一种广泛而灵活的传播途径。这一传播链条是由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在晚明江南这样一个时空环境中所构成的,所以要想还原晚明戏曲真实的生存状态,就必然涉及到剧本的传播者(书商、创作者、评点者)、传播手段(插图、评点、选本、注释、点板)、传播环境(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剧本的接受(受众的再创作)等多个环节的综合研究。剧本与舞台的天然联系,使其在具有诗词、小说等文本的共有属性的同时,更加突显了它与观众、与舞台之间的互动关系。三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导致了“曲无定本”现象的出现,因为这种现象是剧本流传史上是一种常态,所以有必要对剧本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成因有必要作一个具体的分析。基于以上几点理由,本文不仅详述了晚明江南地区的剧本的刊刻活动,而且以金陵、苏州、杭州为代表述及了三地的刻书特色。最后,以《浣纱记》为个案,辨析其诸本的变异情况,借此来探讨舞台演出的实际需求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迁在剧本流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现知安庆最早的戏曲剧本选集刻本 —— 李世忠主编的《梨园集成》
作者:王秋贵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我一直以为,安庆最早刻印发行戏曲剧本的,是民国期间的坤记书局和黄宝文书店.他们印行了一些黄梅戏唱本,如《小辞店》《何氏劝姑》《罗帕记》等,都是单本小册子,约相当于64开本,发行于以安庆为中心的江南江北各县,适应了皖江地区城乡民众对黄梅戏的需求.前不久,经张全海提醒,我才恍然想起,早在清光绪初年,安庆倒扒狮街,就有一家"竹友斋",刊行了一套以皮黄戏(京剧)为主的戏曲剧本选集——李世忠主编的《梨园集成》.这是一部整套的大册书,版面为231mm× 140mm,全套分为24册,共收48个剧本,有单出折子戏,有整本大戏,还有多本连台戏.它的发行情况虽然难以追寻,但从存世本看,肯定超出了安徽省的范围,南方江浙,北方京城都有,并且流传到了日本.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