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徐渭的戏曲评点与明代文学思想的新变
作者:吴冠文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早在元代即已繁盛,戏曲批评则起步较晚。综观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发展史,戏曲批评滞后于创作这一局面的改观得益于明代李开先、徐渭、王世贞、李贽等人对戏曲价值的重新认识,是明代文学新变思想的产物。作为明代中期之后文学新变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徐渭对文学真性情的大力提倡,不但体现在他比较系统的戏曲论著中,也具体而微地体现在他的戏曲评点中。考察徐渭现存的各种戏曲评点文本,尤其是保存在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中的《西厢记》评点文字,可以看出,徐渭对戏曲中突出真性情之处的欣赏,对相关表现形式、表达效果的评点,以及对戏曲叙事性因素的批评,不但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戏曲评点史上的开拓者地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其后中国古代戏曲评点和戏曲创作的发展方向。
孟称舜戏曲评点研究
作者:程滢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孟称舜是晚明重要的戏曲家,不仅创作成就突出,而且其对元明杂剧的评点在明代戏曲评点中尤为独特。本文以“评点家—评点本”结合的视角,一方面以孟称舜为中心,在综合现有材料基础上多方面探讨其生平思想、文学活动、评点家与剧作家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从《古今名剧合选》入手,梳理其评点数量和形态,探讨评点的内容,分析评点中所蕴含的戏曲思想,并结合明代戏曲环境对其评点进行评价。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绪论,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简要概述孟称舜以及戏曲评点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孟称舜戏曲评点综论。对评点主体孟称舜、评点对象《古今名剧合选》、评点形态及其批评功能进行分析。第二章,孟称舜戏曲评点内容探析。从作者、作品、方法三个角度,对创作主体、作品鉴赏、写作方法、文本校改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与研究。第三章,孟称舜评点的戏曲观念。孟称舜戏曲评点所体现的曲学思想,整体上以“传情”为审美倾向,在戏曲外在功能方面体现出情理并重之特点,在戏曲创作上崇尚本色当行,并坚持以元为尊的批评观念。第四章,孟称舜戏曲评点之评价。从评点与孟氏自身的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批评以及孟氏戏曲评点的价值三个角度,来评价孟称舜的戏曲评点。结语,对全文进行简要归纳。附录,辑录《古今名剧合选》中的评语,并梳理其他评点本中的同名剧目之评语。要之,全文以“孟称舜的戏曲评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评点主体孟称舜、评点内容和戏曲观念的分析研究,重新探讨孟称舜的文学史意义,并对孟称舜戏曲评点的价值和不足进行总结。
晚明戏曲叙事观走向成熟的四重理论表征
作者:刘玲华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自元代戏曲理论重曲律以来,中国古代曲论的发展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总体趋于稳定,但进入晚明后,重曲律的核心化趋势并没有进一步强化,而是逐渐向重视戏曲叙事观发生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晚明戏曲叙事观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线性演进且网状发展的态势,并彰显出四重理论表征:一是区分了戏曲与其它文体的叙事特征,二是编剧理论渐趋系统化,三是从叙"事"主题逐渐向演"事"主题发生倾斜,四是戏曲评点技巧日臻成熟且评点群体不断扩大。晚明戏曲叙事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为剧学体系在清代最终完成建构做好了深厚的理论积淀。
晚明文人性戏曲评点的理论贡献探赜
作者:程爱兰1,李克2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自李贽、徐渭始,以臧懋循、冯梦龙、陈继儒、汤显祖、王思任、沈际飞等为代表的晚明文人广泛参与戏曲评点,不仅丰富了戏曲评本的类型,而且从剧学视野下的叙事结构理论、“情本”视野下的审美批评及多元化的风格批评等方面促进了戏曲批评理论水平的提高。
晚明戏曲叙事观走向成熟的四重理论表征
作者:刘玲华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自元代戏曲理论重曲律以来,中国古代曲论的发展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总体趋于稳定,但进入晚明后,重曲律的核心化趋势并没有进一步强化,而是逐渐向重视戏曲叙事观发生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晚明戏曲叙事观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线性演进且网状发展的态势,并彰显出四重理论表征:一是区分了戏曲与其它文体的叙事特征,二是编剧理论渐趋系统化,三是从叙"事"主题逐渐向演"事"主题发生倾斜,四是戏曲评点技巧日臻成熟且评点群体不断扩大。晚明戏曲叙事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为剧学体系在清代最终完成建构做好了深厚的理论积淀。
明代戏曲「汤评本」研究
作者:翁碧慧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的戲曲評點因為城市人民的娛樂需求、戲曲文化的活躍繁榮與刻書事業的蓬勃發展而興盛。以「湯顯祖」為號召的戲曲評點本,因數量不少,已成一系列的「湯評本」,然而其中有不少評點本並非湯顯祖所評。由於釐清這些湯評本的真偽,運用這些評點資料,有助於建構或補充湯顯祖的戲曲理論,而且即使這些湯評本為偽託之作,其評點內容仍能表現當時普遍流行的戲曲理論觀點,因此有其研究的必要與價值。 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先掌握學者諸說的爭議所在,以作為展開真偽考述的基礎;再以四種角度觀照湯評本的諸多問題,一是考察「劇本作者」、「劇本創作年代」與湯顯祖生平的關係,以探討湯顯祖加以評點的可能性;二是藉由板式與插圖進行「評本刊刻地」的考察,觀察明代刊刻湯評本的現象,藉以判斷書坊作偽的可能性與型態;三是針對「同劇作的各種評本」進行比較,以釐清評語是否借襲他本及各評本間的關係;四是分析「評語內涵」是否符合湯顯祖的思想精神與文藝觀點。 最後以可信為湯顯祖所評的《董解元西廂》與《紅拂記》來探討湯評本的戲劇學觀點,一是雖然重視「曲意」的發揮,但已越來越講究「關目情節」的經營與安排,二是對於人物形象塑造,也因「情真」思想,促使人物由「類型化」轉變為「個性化」的發展。 至於偽託湯評本的戲劇學觀點,則由視為「擬作」的《玉茗堂批評紅梅記》、《玉茗堂批評異夢記》、《玉茗堂批評種玉記》與《玉茗堂批評節俠記》四種來探討,一是追隨湯顯祖「情」與「夢」的主題,二是注意曲白文詞的抒情性以及人物塑造的「情真」,三是注重關目情節的呈現,四是注意場上表演的需要,已逐漸建立戲曲劇本「場上表演」的觀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