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有燉杂剧在明代戏曲选本中的传播与流变 ——以《香囊怨》为例
作者:刘茵梦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朱有燉创作的三十一种杂剧是明杂剧的重要代表,它们入选明代戏曲选本的频率较高。依据选本体例和编撰原则的不同,流传于选本中的朱有燉杂剧也在发生着些微变化。以《香囊怨》为例,考察它在明代具代表性的戏曲选本中的流变,发现朱有燉杂剧在以曲调为单位的曲选中面貌较不完整;在剧选中的变化多体现在分折、科范、上下场等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明代建阳刊《白兔记》戏曲选本及其渊源探析
作者:郑顺婷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代建阳刊中选录《白兔记》折子的主要戏曲选本有《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徽池雅调》。这些选刻本刊刻细腻、插图精美;以故事情节为主,塑造鲜明人物形象;融合地方声腔,更加通俗易懂。通过戏曲选本相应剧出的曲词对勘,并和汲古阁本、明成化本、富春堂本、锦囊本等不同选本的曲词进行对勘,结果表明,明代建阳刊《白兔记》戏曲选本与富堂春本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明代建阳刊《白兔记》的选刻本异常珍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传播价值。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
作者:朱崇志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选本,是指古代戏曲选家根据一定的意图、依据一定的编选原则和编选体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戏曲作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剧、单出或单曲汇聚而成的作品集。在外在形式上,戏曲选本表现为剧选、出选、曲选三种形态;而在内层价值上,它则分别具有清读、清唱、表演的功能。本文对戏曲选本的研究,主要包括戏曲选本源流论、戏曲选本文本论、戏曲选本思想论、戏曲选本文献论四个章节的内容。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元代编刻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开始,戏曲选本迈出了它的第一步,一直到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为止,戏曲选本始终处于草创阶段;从明万历开始,传奇这一戏曲形式在创作和表演体制方面都走向成熟,而戏曲选本经过百余年的酝酿、试验,在选目、编印、传播各方面都已趋于稳定和多样化,杂剧选本和传奇选本是戏曲选本成熟期的主体内容;清代康熙、雍正以后,传奇趋于没落,地方戏兴起,戏曲选本也开始转型,一方面总结、浓缩传奇剧目的精华,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地方戏中的优秀剧目,多种戏曲形式并蓄的选本成为戏曲选本的主流。从萌发期的始于民间、成熟期的文人提升到转型期的面向民间,古代戏曲选本在经过文人文化层的渗透、整理之后,又以崭新的...
明代戏曲命名研究
作者:吴美玲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明代戏曲以逐渐成熟繁荣的姿态占据着中国文学史一大版块,展现戏曲的时代烙印和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明代戏曲命名进行分类整理,探究明代戏曲的命名方式,解读不同戏曲体制的命名特点,审视戏曲命名与戏曲发展的有机联系。本文对明代戏曲命名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明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更重要的是揭示商业出版现象、市民文化及受众者接受心理、明代剧作家的戏曲观和南戏声腔的发展与戏曲命名之间的关系。针对明代戏曲命名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版块: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戏曲命名研究的概念辨析和研究范围,介绍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缺失。第二章分为明杂剧、明传奇和南戏两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命名结构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南戏和传奇具有趋同性,故列为一节分析。第三章以明代戏曲选本的命名为核心,从戏曲的尊体意识、辨体意识和明代戏曲声腔的发展传播三个角度解读戏曲选本命名。第四章讨论明代戏曲命名的特点。通过对明杂剧、明传奇和南戏命名分析,总结出“直书其意的概括性”、“事有所托、托有所指”的隐喻性及时代性三个特点。第五章以影响明代戏曲命名的重要因素为切入点,分析了戏曲命名和几大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如商业出版下的竞争现象和命名乱象、市民文化和市民审美接受对戏曲命名的影响、明代的戏曲观和命名的联系。最后论及体制原因和经典戏曲作品影响下的命名。明代的几种戏曲体式的命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对明代戏曲命名进行全面解读,以期还原明代戏曲命名的整体风貌。
晚明戏曲集《乐府红珊》的编纂体例与选本个性 ——兼及戏曲文本研究的多向度问题
作者:陈志勇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例鲜明而独树一帜。《乐府红珊》百折散出的仪式性特质在成书与搬演两个环节逐次被激发和扬显,其独特的选本个性则启发我们要将案头文本与演出文本、演出语境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揭橥戏曲文本的多重意义。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