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谢榛七绝初探
作者:石麟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谈到明诗,前后七子多被视为复古派的代表,似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就是他们共同的文学纲领。其实,摹拟古人乃整个明代诗坛的通弊,二百余年绵绵不断,绝不止于前后七子十数人而已。即就前后七子内部而论,无论是文学观点还是诗作水平,他们之间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和差距。概而言之,前七子中,李梦阳豪气纵横,但失于摹拟;何景明诗才俊逸,颇倾向创造;徐祯卿精致深婉,略露清代神韵派之端倪;此三
何景明诗略论
作者:范志新 日期: 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前七子代表人物何景明(1483—1521),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有《大复集》。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梦阳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运动,“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①然而他又是一个有争议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明清以来聚讼纷纭,扬之者说:“空同、景明,其唐之李杜乎?”②抑之者则曰:“弘正以后,(?)谬之学,流为种智,后生面目偭背,不知向方,皆仲默谬论为之质也。”③明清人攻击的矛头,侧重在何的诗歌理论,建国以来的批评,则往往给何扣上“拟古主义”、“形式主义”的帽子,并株连及他的诗歌,斥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④。如此毁誉各趋极端的批评,显然不利于全面认识何景明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有鉴于此,笔者不揣翦陋,愿就何的诗歌创作,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一何景明生活的弘正时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明王朝外不能御侮,内则政治失修。宦官专政是明政治生活中的毒瘤。永乐因家奴靖难有功,
《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作者:王燕飞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面世四百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关于《牡丹亭》文本和舞台传播的史料,在现代传媒发展的今天,《牡丹亭》的传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梳理和研究。 全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汤显祖与《牡丹亭》”是有关《牡丹亭》的作者和文本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作者是第一传播者。作者原始的传播意图有没有得到实现,哪些内容被发扬,哪些内容被忽略。都要从这个源头找起。《牡丹亭》与蓝本相比较,继承了原作对“慕色”的表现,进一步提升到“至情”的高度,并以尊重、同情的态度突出了女性在情色中的主体性。同时,与女性追求“情”的世界相呼应,增添了男性求“才”的世界,并增加了战争的副线。在艺术上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文辞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等。明代晚期,“心”学思潮兴盛,作品对“情”的宣扬,与大环境气候的相契应是促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是对“《牡丹亭》的文本传播”之分析。印刷术的兴盛,为文艺作品的文本传播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明清有关《牡丹亭》的各种版本是一种文本传播,另具特色的是对《牡丹亭》的评点本和修改本的传播。现当代还有小说体裁的改变本、外文改译本。评点本和改编本是本论文着重主要分析的文本传播方式。在这里,评点者和改编者成为作品的第二传播者。《牡丹亭》的评点本包括文人和女性的评点本,分别进行比较论述,以见其不同的接受和传播着眼点。其中对“情”的分析女性更见细腻,对结构、语言等分析传播也有差异。修改本有文人和艺人修改之别,也反映了《牡丹亭》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面貌。 第三章是有关“《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之分析。《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和文本传播一样长流不息。不过,全本戏的演出不多,主要演折子戏。《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形式多姿多彩。有各种腔调、地方戏的移植和改编,今天更有了舞剧、话剧、歌剧等形式的渗透或演出。该章按时期先后分别分析了《牡丹亭》在明代、清代、近现代以来的演出,并分析了世纪之交国外的三台《牡丹亭》的演出传播。其中涉及到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对传统表现方式的冲击。 第四章为“影视《牡丹亭》——《牡丹亭》的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发达,电影电视及网络的发展,给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章分两节论说,第一节论《牡丹亭》的电影传播,第二节论《牡丹亭》的电视传播。《牡丹亭》与电影、电视的联姻,产生了电影戏曲《牡丹亭》、电视戏曲《牡丹亭》。其中有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冲突,也有互相借鉴、弥补之处。戏曲应该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巨大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另外,电视节目的专题栏目、报纸、网络的宣传等等,也都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总之,对《牡丹亭》传播的研究是总结,也是展望。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