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莎士比亚亨利系列历史剧批评在中国
作者:李伟民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莎士比亚亨利系列历史剧批评在中国
“长官意志”补笔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7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些日子,报刊上批评了“长官意志”,很有必要。它确实妨碍了文艺创作、尤其是戏剧创作的繁荣。所谓“尤其”者,乃因有的“长官”,对于审查文字稿(例如看一部长篇小说)是老大不耐烦的,而看一场戏则费时不多,况复兼有“淌遣”作用,又何乐不看呢?不意看则“戒尺”敲焉,“意志”加焉,这也指责,那也挑剔,遂令戏剧之花枯萎了事。只有破掉“长官意志”,才能真正加强党对戏剧事业的领导,这是十分显然的。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成,其作品就受到文人和戏剧家的关注。几百年来,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成,其作品就受到文人和戏剧家的关注.几百年来,与汤显祖“四梦”相关的批评一直没有停止,甚至形成了一个散在的评价体系.直到今天,汤显祖的作品仍在搬演,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仍然被不断提及,汤显祖的艺术观仍然流布,对汤显祖的研究也在步步深入,可见,汤显祖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是非常独特的.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作者:王省民,邹晓春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剧的传播,主要不是通过书面阅读的途径,而是通过搬上舞台,由演员表演给广大观众欣赏。要使戏剧能搬上舞台,就必须改编剧本,使剧本适应演出的需要,改编是演出传播的起点。剧本改编往往是在一定的戏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改编的过程往往是改编者戏曲观念由抽象到形象,由意识到物质的过程,经过改编的新剧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文化自信与当代文学的反思批评——从李建军著 《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谈起
作者:周瓒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李建军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2016年,适逢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全国,随自上而下的文化推广之势,经由各类文化资金的注人,两位剧作家的作品得以多途径、多风格地搬上舞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以莎士比亚为主题,14部莎翁剧作由10位中国新生代导演以50分钟短剧的形式,带进了北京的小剧场。戏曲界,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