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牡丹亭》白之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熊小翠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指导,以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哲学三原则为切入点,研究美国汉学家白之翻译的汤显祖《牡丹亭》中文化负载词翻译,评析其得失,探寻其成因,以期为古典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一定参照。本研究结果表明,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在具体历史环境中,白之的认知具有某种历史局限性,其“合理的偏见”或前理解造成的文化负载词的欠额翻译,未能传达文化负载词的深义;但从“视域融合”原则来看,由于文化差异,在《牡丹亭》的翻译过程中实现译者、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三者之间完全的视域融合是不可能的。论文指出,白之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文化过滤,省略了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意象,方便目标读者理解作品,但却未能准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效果历史”原则强调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就此而言,白之由于历史局限性或自身认知水平的原因,导致不少欠额翻译;而因文化过滤等又造成译文的形式或内容等方面的不必要的缺失。这些不足,召唤后来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理解文化负载词,予以重译该作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该随时代的语言要求而变化,适时重译可望完善其语言文化意蕴。论文依据伽达默尔的哲学三原则,指出翻译往往受到译者历史局限性和自身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造成译文在文化传译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以哲学阐释学视角可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同时阐明《牡丹亭》等中国典籍之重译的必要性。
关联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邯郸记》为例
作者:吴雯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形象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翻译直接影响了翻译文本的质量和文化的传播。因此,对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为翻译提供了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关联理论视域下翻译是一个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有三方参与,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成功的翻译是在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邯郸记》在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位居第二,地位仅次于《牡丹亭》。通过卢生的黄粱一梦,入木三分地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被称为是明代官场现形记。《邯郸记》英译本自 2002 年面世后,被《中华大文库》收录,在传播中国典籍文化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以《邯郸记》为研究文本,试图从关联理论视角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将《邯郸记》中文化负载词分成五类,并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基本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中直接翻译包括音译、直译,间接翻译包括意译,替代和省略。作者通过对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以最佳关联为判断标准,根据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异同,对文化负载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最终获得最佳关联和成功交际。 作者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对《邯郸记》的推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中国典籍的英译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微薄之力。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