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高拱留下来的是“烂摊子”吗?
作者:岳天雷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如今,郦波先生把高、张对立起来,圄守“褒张贬高”的历史偏见,不顾客观历史事实和明清以来诸多政治家、史学家的论定,提出高拱留下来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滩子”,完全抹煞高拱的靖边功业。显然,这种所谓的“烂摊”说,是对历史的误读,对读者的误导。 近年来,史学界不断掀起明史热潮。在这一热潮中,郦波先生为了塑造张居正“高大全”的形象,极力贬损乃至丑诋厚诬高拱,并反复强调说:“高拱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张居正接高拱留下来的那可是个烂摊子”,“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这种所谓的“烂摊”说,不仅抹煞了高拱的靖边功绩,而且也同历史事实相悖。因此,有澄清之必要。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谥文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后期,官至内阁首辅兼掌吏部事。高拱执政伊始,便面临着嘉靖以来南倭北虏大肆侵扰的局面,边疆局势岌岌可危。为扭转这种局势,他一方面大力推行军事改革,如建立兵部官员储备和特迁制度、边将休假和内迁制度、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以提高明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实施“南剿北抚”的靖边方略,大刀阔斧地进行边政整顿,在东北、西南、西北、南方开创了“边陲晏然”的新局面。
“公安派”骄子属“三袁”
作者:韩书文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元十四世纪自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政权以后,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在文化思想上也加强了控制。明政权对文人一方面采取笼络手段,设文华堂揽人才,后又召集文士三千人编纂《永乐大典》;另一方面则采取高压手段,大兴文字狱,开设八股文科举考试,加之大力提倡理学,鼓吹"三纲五常",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前期的文坛处于沉寂状态,文学创作毫无生气。从"英宗失政"以后,明王朝开始由盛转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文学创作也随之呈现出一个新局面。明中叶以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发生了鲜明的拟古主义与反拟古主人的斗争,出现了许多文学小集团或文学流派,著名的有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和公安派等。在杰出的思想家李贽的文学思想影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