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汤显祖诗文理论研究
作者:李悠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留给后人的文学遗产是丰富的,不仅有享誉海内外的戏曲,浩瀚的诗文,更有影响深远的文学理论。然而,在“四梦”问世之后,《牡丹亭》的巨大光芒掩盖了他在诗文上的成就。事实上,在文学批评方面,汤显祖对戏曲、诗文、小说和词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其中诗文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又最为广泛。文章拟从汤显祖的诗文理论本身出发,结合文学批评史和晚明文学思潮,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力求系统归纳汤显祖诗文理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分析其诗文理论的具体内涵与文学史意义。首先,在明朝“重情”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他的文学作品将之升华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等理念,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学审美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他的思想之中又充满着矛盾,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抛开封建礼教而任情,也正因为如此,对李贽这类狂放之士以及达观那种不顾一切的济世豪情,他都满怀崇敬与赞赏。同时,汤显祖论文讲“灵性”和“才士”,他喜欢苏轼的小品文和评论等,讲究“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自然之态。他认为,文学除了要先天资质,更重要的是写作时遵从内心。纵观汤显祖一生,最为基本的文学观念即是“情生诗歌”与“性灵为龙”。所谓“情生诗歌”即是:人生而有情,情之所至,才可产生好的文学作品。“性灵为龙”指自然抒发胸襟的文章才有灵性,才是绝妙好文章。其次,汤显祖与复古格调派的差别和分歧在具体诗学批评上并非完全相反,甚至有不少共同点,不同的是他们对文学本体论的观点。比如,汤显祖与王世贞对于“求真”的理念大不相同,汤追求的是一种自我为上的突破,具有鲜明的晚明文学特征。当然,在汤显祖的诗文理论中,由于多种综合性因素,难免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调和的矛盾,如他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与复古格调派的相同和对立,以及情与理的矛盾。但这些都不能作为磨灭其理论价值的原因。再次,在汤显祖的诗文理论与戏曲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何种文体,贯穿其间的都是个“情”字,然而,对“情”的诠释又各有不同。创作之中,最为讲求的乃是“自然之趣”,但因文体的不同,又表现出各异的特点。究其文字背后的意义可见,汤显祖无论何时,都心系天下,不忘教化。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