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名香播兰蕙,源深流自远:应为迷胡戏曲正名
作者:马安平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迷胡戏曲,主要流行于陕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晋南、豫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又称为"迷胡子"或"曲子戏",其曲调清新活泼,缠绵悱恻,委婉动听,极具生活气息,是为其流行地区多数人喜爱的一种戏曲形式,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称谓。《新唐书.礼乐志》载:"隋初有清曲,其音清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
神游晋南 思接千古:“读”镌刻在三晋大地的戏曲“活史”
作者:胡薇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2008年9月,中央戏剧学院师生一行十人,应邀参加了由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及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外民间戏剧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山西不仅是中国戏曲的摇篮,也是戏曲文物遗存最多的地方。晋南地区民间戏曲演出十分活跃,留存下来的古代戏台不仅数量多,而且建构精美。本次学术研讨会日程分为实地考察、学术研讨、走访参观、观摩演出、资料展览等几个单元。首先考察的介休祆神楼原是祆神庙的组成部分,楼因庙而得名,是一座乐楼与过街楼相结合的楼阁式建筑(图1)。①在其过街楼的底层门厅内,太极八卦图代替了藻井。相传祆神庙是北宋名相文彦博为感激神猿助己平叛所建,小说家罗贯中和冯梦龙还据此分别写出了《三遂平妖传》和《平妖传》。而实际上,祆神庙是其为祆教所建。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的波斯祆教又称“拜火教”,在唐宋时期影响很大。明嘉靖年间,在全国性的摧毁淫祠行动中,地方官员将其改建为三结义庙,但保留了祆教建筑的基本规制和主体风格。清顺治年间,三结义庙和祆神楼毁于大火,康熙年间得以重修,今有康熙年间所立的《重修三结义庙碑记》为证。祆神楼高三层,平面呈“凸”字形,叠构繁复、气势恢宏。它一楼多用,既是山门,又是街心的过街楼,更...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