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徐渭“声相邻”说与昆曲“主腔”渊源及关系论析
作者:王志毅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词叙录》与《螾庐曲谈》是两部重要的中国古代戏曲论著。"声相邻"与"主腔"乃两书作者分别在不同背景与目的下提出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为解决南戏的联曲问题,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提出"声相邻以为一套"的观点;后者为规范填词制谱之法,王季烈在《螾庐曲谈》中提出"主腔"的概念。后世学者则由此提出:徐渭"以为一套"就是"依靠主腔的联系作用",并认为南曲就是"依主腔定套"等一系列论断。其实"声相邻"与"主腔"两个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各自提出的理念以及两概念的内涵都不同。徐渭所言之"以为一套"并非"依靠主腔的联系作用",南曲也不是"依主腔定套"。
山东柳子戏的考察研究:兼山东省柳子剧团对柳子戏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立新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柳子戏是山东的一种古老剧种,属于弦索声腔系统。主要流传在鲁西南、鲁南、豫东、冀南、苏北、皖北一带。清初,在我国戏曲舞台上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其中,“东柳”指的是现在仍然流传在山东的柳子戏。历经了四百多年的起伏发展,如今,全国仅存唯一一家专业柳子戏剧团——山东省柳子剧团肩负着传承与保护柳子戏的重大责任。2006年,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山东柳子戏兴起的历史成因柳子戏有其兴起、发展、衰落、复兴的过程。本文第一章分别梳理了柳子戏与明清俗曲的兴盛、明清戏曲繁荣以及山东运河文化的关系,洞悉促成柳子戏形成与发展的音乐生态环境和文化语境。二、柳子戏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柳子戏现存200余支传统音乐曲牌,以元、明、清时期的俗曲小令为基础,另外融入昆腔、青阳腔等多种声腔的艺术传统,形成了古朴典雅,旋律曲折委婉的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柳子戏音乐工作者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保留柳子戏传统曲牌的精华与韵味的同时,借鉴现代戏创作手法,创造出符合现代戏性格特征的音乐,不仅增强了柳子戏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促进了柳子戏的不断发展。三、山东省柳子戏剧团对柳子戏传承与保护作为唯一的专业剧团,省柳子剧团肩负着保护与传承柳子戏的重大责任。剧团在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下,不断深化改革体制,充分发挥剧团上下的力量;组织老艺人积极挖掘传统剧目,编创与排练经典剧目以及创作现代戏,鼓励青年演员参与剧目的演出;设立柳子戏展厅,加大对柳子戏推广和宣传。省柳子剧团在保护与传承柳子戏方面,取得不凡的成绩,为其他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也是本文现实意义的所在。
皖南目连戏及其声腔曲牌之研究
作者:张隽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目连戏是一种古老的以戏曲形式呈现的民间祭祀仪式剧,以其千百年的积淀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目连戏缘自佛教经典,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佛、道、儒、巫傩等思想逐渐杂糅其中,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目连文化网络。目连文化反映了中国民众在信仰、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社会制度以及行为模式上所特有的农耕文化的特质。皖南目连戏历史久远,而皖南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同时又是影响几遍全国的《目连救母劝善记》戏文的作者——明代儒生郑之珍的故乡,因此,皖南目连戏是明中叶以后目连文化在皖南的缩影。因目连戏古老的形态及其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它较多地保存了南戏的初始形态。其中的声腔、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戏曲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宝贵资料,它们的流变体现着中国传统音乐继承和发展的脉络。其中的祭祀仪式是古老的巫傩文化在后世的一种演变形态,依然保持着原始文化高度综合、混沌不可分的特征。集多种文化形态于一身的目连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对它的认识和再认识体现了我们对待传统、继承传统和保护传统的态度。
戏海沉浮话老调:老调戏的兴衰与现状
作者:张毅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老调戏是源自于河北保定一带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中东部以及燕北广大地区。老调戏剧目多达500余种,各朝代的剧目都有,有些剧目和元杂剧的唱词十分接近,这在中国其他地方剧种中是不多见的。 老调戏的音乐深受金、元诸宫调,北曲的影响,其音乐唱腔属于弦索腔系,是在元、明、清小令俗曲基础上形成的,初以曲牌为主,曲牌多达二百多支,后来受到板腔体音乐影响,以曲牌为母体发展了各种形式,因此,老调音乐不仅古朴,还清晰地显现了由曲牌体向板腔蜕变的过程,很有研究价值。 本课题通过对老调戏的剧种史、演员、剧目、音乐做客观、公允、详尽的分析研究,肯定其优长,又力图说明拯救老调戏艺术的迫切性,以期对它的音乐改革和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汤显祖《邯郸记》曲牌唱腔音乐意义
作者:章军华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邯郸记》是汤显祖最后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其思想内容历来被认为有人生如梦之叹,具有较浓的消极避世之感情色彩。然而此曲的曲牌唱腔音乐组织形式却显示出另一番思想内涵,即汤显祖是在音乐礼教思想正统性的基础上表现其愤激的感情色彩,这说明《邯郸记》戏曲的音乐意义超越了汤显祖在该剧中自我表现的文字内容。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