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琼剧服饰研究
作者:吴秀川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琼剧是流行于海南岛的地方大戏,传播范围包括海南全省以及邻近的广东雷州和高州、广西合浦一带,以海南方言演唱。琼剧在清代时被称为“土戏”,在琼山、海口一带则按照当地方言称作“斋”,在清末民初才被叫做为琼剧。因为琼剧的发源地在琼山(古称琼州),所以琼剧又被海外的琼籍华侨称为琼州戏、琼音。“琼剧”这一名称的出现始于1923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才成为普遍叫法。随着“下南洋”浪潮的出现,琼剧也在东南亚各国有着大量的演出,被誉为“南海的红珊瑚”,海南人民则亲切地称琼剧为“琼花”。 戏曲服装又叫“行头”,包括戏衣、盔头、戏鞋三大类。先秦时期的“优孟衣冠”被认为是后代戏曲服装的滥觞。元代是元杂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生活服装、专用于戏曲表演的服装,被称为“行头”。 琼剧的服装分为传统服装和现代服装。由于现代装基本与当代生活常服无异,所以本文论述的对象主要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服饰。琼剧的传统服装与中国其他剧种的服装大致相同,大多以明、清两朝的常服为基础,而以明朝服装居多。传统服装尽管以明、清朝的穿衣习惯为基础,但在表现某一朝代人物时并不一定要求按照那个时代的服装穿戴,只要求相似即可。戏曲服饰可以说是戏曲的“名片”,它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运用造型艺术的手段在戏曲表演中将实用与审美巧妙结合。戏曲服装的不同款式设计、色彩纹样的搭配能明确地表示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有利于演员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戏曲服装的优劣甚至可以影响一台戏的质量以及观众对之的印象。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探究琼剧的戏曲服饰:第一章采用文献法,论述琼剧的历史及其发展,分析琼剧的构成因素;第二章从服装设计学角度分析了构成琼剧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刺绣、面料五大因素;第三章分析了琼剧服饰的特点、对舞台演出的重要性,并对现今琼剧服饰行业的弊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川剧丑角造型的衍变
作者:邓良玉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川剧丑角造型作为中国戏曲的地方戏造型之一,它在继承中华戏曲文化的同时,融合了巴蜀民间文化特点,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造型艺术形式。从秦汉时期的俳优、唐朝的苍鹘、元杂剧丑角到明清时期川剧丑角造型的形成与发展等,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丑角造型的历史生成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文化底蕴,探讨川剧丑角造型中审美规范与独特形制,尝试以现代审美角度去解释丑角造型的本质特征与形式语言对代服饰设计的创新应用与启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概述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历史,祭祀礼仪的出现、秦汉时期俳优的萌芽、隋唐五代参军戏的苍鹘、宋金杂剧的副净和元明杂剧与南戏融合的丑角形成等,综述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与衍变,为丑角造型的规范与形式提供基础。二是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类型与设计内涵,根据剧目中角色的身份、地位、面貌、角色、性别区分丑角造型的类型,即丑角造型艺术的基本形态。三是具体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规范与形式,从“摹仿”、“抒情写意”、“传神”、“虚实相生”四个方面来反映丑角造型的审美规范;并对川剧丑角造型的独特妆面进行分析,反映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丑角造型与审美文化精神坐标。四是川剧丑角造型典型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的应用分析,从服饰、妆面的图案与色彩、结构等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体现的形式美感,表现出与人们生活的相关联性,也顺应着现代审美发展的趋势。最后,结合川剧丑角造型的服饰、妆面对现代服饰设计的整体应用、图案、色彩和款式上的创新应用,搭建传统与时尚沟通的新桥梁,以川剧丑角造型文化底蕴赋予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在现代服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现代服饰、妆面设计更应该体现出美学与生活、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将研究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文化传承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与融合,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体验。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