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船山文学精神
作者:李中华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学精神是文化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王船山的文学精神,乃是他所倡导的文化精神的一个部分,是他进行文学评论的主要原则,是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精核。从心理学上说,它也是促使王船山在垂暮之年开展一系列文学批评的内心驱动力。因此,探讨王船山的文学观,不可不把握其基本的精神。而要弄清他的文学精神,则首先要明白他所面对的文学现实,弄清他对当时主要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态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展开论述的。
徐渭诗文理论初探
作者:宫源曾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又号青藤道士,山阴人。他的生活年代和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王世贞同时。同当时后七山风靡天下,独霸文坛。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衣钵,唱的依然是复古老调。他们认为诗文创作有一定的法度,这个法度就象木工建造房屋、制做器具所依赖的“规矩”一样,不可轻而丢之。古之能工巧匠,“筑一堂,开一户,措规矩”而不能(《空同集·驳何氏论文书》),诗文创作怎能无法度呢?文中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之作之,实天生之。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李梦阳《答周子书》这种理论导致了明代复古运动的出现和摸拟风盛行。《四库提要》说:“自李梦阳之说出,
论汪道昆: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6世纪后半,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成为当时文坛的主宰。李攀龙在1570年去世,次年汪道昆的《副墨》编集出版,汪道昆不在后七子之列,却被人称为同李、王三鼎足的大家。汪比王大一岁,李攀龙比他俩大十二、三岁。李、王从事文学活动较早,他们在文坛上成名在前,在官场上得意在后。文名成为他们仕进的铺垫。李攀龙官做到陕西提学副使,正四品,如果他不是去世较早,官位后来可能会更高。王世贞做到南京刑部尚书,正二品。这是正史列入《文苑传》的人在官阶上所能到达的顶点。汪道昆比王世贞大一岁,他的文名却比王世贞至少迟得二十年。他做大官在前,官位是他登上文坛的阶梯。后来他同
《四溟诗话》论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作者:蔡诗意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明代谢榛(1495~1575)所作。谢榛,字茂秦,临清(今属山东)人,当后七子结社之初,曾以布衣执牛耳,后为李攀龙等所排斥,削其名子七子之列。谢榛论诗主性情,宗盛唐,倡模拟复古,但也不乏确有创见的精辟之论。多年来,对《四溟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所引只注卷次(均据《历代诗话续编》下册),这样一部较为重要的诗论著作,却缺少足够的重视,鲜有专论加以研究;一些文学批评史著作,除了肯定其个别
论汪道昆 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6世纪后半,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成为当时文坛的主宰。李攀龙在1570年去世,次年汪道昆的《副墨》编集出版,汪道昆不在后七子之列,却被人称为同李、王三鼎足的大家。汪比王大一岁,李攀龙比他俩大十二、三岁。李、王从事文学活动较早,他们在文坛上成名在前,在官场上得意在后。文名成为他们仕进的铺垫。李攀龙官做到陕西提学副使,正四品,如果他不是去世较早,官位后来可能会更高。王世贞做到南京刑部尚书,正二品。这是正史列入《文苑传》的人在官阶上所能到达的顶点。汪道昆比王世贞大一岁,他的文名却比王世贞至少迟得二十年。他做大官在前,官位是他登上文坛的阶梯。后来他同
可喜的探索——评《唐诗今译集》
作者:陈光明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翻译难,译诗尤难。用现代规范的诗的语言,来再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唐代诗歌艺术的风貌,更是难上加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知难而进:编辑李易同志约请海内知名的唐诗专家、新诗家、诗词作家、研究及教学人士150余人,大胆、谨慎地开始了探索,相当成功地将一本42万余字的《唐诗今译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编辑说明》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唐诗初读者去窥探唐诗的宝藏,有助于唐诗爱好者去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会从其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传统的借鉴,”读完全书,我认为它于此确有所开拓,确能使广大读者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一窥唐诗的风采。以诗译诗,不仅要透彻理解原作,把握原诗的意境、风格,而且要采用恰当的现代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原诗的神韵。因此,成功的译诗都必然是一次高水平的再创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40 41 4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