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作者:赵频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作为明清之际社会转型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先驱,李贽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李贽启蒙思想既有儒学渊源,也有道学和佛学渊源;于儒学而言,则主要体现为对先秦儒家学说的吸收和对阳明心学的吸收。李贽启蒙思想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所蕴涵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思想,体现为“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个性自由与个性独立思想。二是“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所内含的天赋平等思想,展开为“圣人与凡人一”的圣凡平等思想;“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君民平等思想;“大道不分男女”的男女平等思想。三是“人必有私”凸显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表现为“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启蒙思想具三大特点:改良性,它是开明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提倡的改革。矛盾性,它不是一以贯之的,而是蕴涵了内在的矛盾。零碎性,它是零碎的、不全面的。李贽的启蒙思想在当时被道学家抨击为“异端”,却无不显示其启蒙精神的光辉,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出现了当时士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焚书》、《藏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的现象。“公安三袁”、汤显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郑板桥、龚自珍、严复、刘师培、吴虞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思想的影响。
李贽与戏曲之关系研究
作者:徐玥娜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贽不仅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毫无疑问对戏曲是非常了解的,但他作为一个戏曲评点家的身份却较少受到关注。目前学界研究其戏曲理论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视角也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力求在充分搜集李贽与戏曲相关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李贽与戏曲的关系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对李贽的戏曲观念与戏曲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李贽的戏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戏曲界人士的交往,二是其著作中评论戏曲的文章,三是对戏曲作品的评点。李贽与焦竑、汤显祖、潘之恒以及汪廷讷等交往密切,与他们或交流思想或探讨戏曲,相互影响。李贽的著作中有专门评论戏曲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李贽鲜明地表达了其戏曲观念:他认为戏曲是“天下之至文”并同样可以“兴观群怨”,从而提高了戏曲的地位;他提出戏曲作品存在“化工”与“画工”的区别;他认为戏曲创作的动力是真实自然的情感,提倡“以自然之为美”;他发现了戏剧文学“关目曲白事”的独特要素,反对神化人物形象。除了这些,李贽的曲学成就更多地体现在他对戏曲作品的评点上,而他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也寓于其中:他推崇戏曲以“奇”为美,提倡在合于情理的基础上追求戏曲之“奇”;他重视戏曲人物的塑造,对戏曲人物及其塑造手法加以关注批评;他在评点中赋予戏曲“关目”非常丰富的内涵;他以“真”为戏曲美的根本标准,强调戏曲的“人真”、“事真”与“境真”。李贽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之后,许多戏曲评论家继续为戏曲争取地位,最终确立了戏曲与诗文平等的地位;他提倡“以自然之为美”,汤显祖、凌濛初与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自然说”;他主张以真实情感作为戏曲创作的动力,这一点亦为他同时及以后的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实践所不断证实。
论李贽思想的崇儒实质及其文学观
作者:林若染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著名思想家李贽之人生较为坎坷,其自幼便丧母,又因贫困而生活潦倒,中年之时又经历了丧子、失友之痛,入宦后又因性格等问题与同僚相触,导致了他仕途的不顺,无法施展才能。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李贽并没有屈服,反而抱着济世的心态抨击同时代的“假道学”,却更加招致了时人的误解与排斥,被视为“异端”。于是,在时代的大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塑造下,李贽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思想体系。 李贽的这种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崇儒的基础上的,在这一体系中,李贽的圣人观与历史观均是围绕着先秦孔孟的儒家学说而展开,其实质核心均是儒家理念,且在这些观念中,既体现出李贽济世报国的抱负,又显示出他面临现实与理想之间深刻矛盾的复杂情感。 李贽的文学观渊源有三,分别是儒家“诗言志”、老庄之“自然”与释家之“禅”,这其中尤以儒家学说为主。李贽思想中的“崇儒”实质对其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是思想理论也同样是文论的“童心说”,便是这种思想实质的投射,而“童心说”中所体现的“尚真”理想不但呼应了其“崇儒”实质,更在吸收明代文学给养的同时,也对晚明文学思潮产生了作用,不仅如“独抒性灵”这样的文学浪潮深受其影响,就连汤显祖、冯梦龙等人...
李贽的“人欲观”对汤显祖文学创作的影响——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马骁彧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晚明社会在经济全面发展的态势下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时代特点,李贽的思想鲜明地代表了晚明社会变革的要求,明确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人欲观"。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对杜丽娘"越轨"行为的描写,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欲望、幸福生活的权利,这种思想进而演化为一种冲破礼教束缚、肯定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时代思潮。杜丽娘的"越轨"行为是对传统礼教的直接反叛,更是李贽"人欲观"的艺术再现。
“心”与“声”的解读:从李贽等四位士人论乐看晚明音乐美学观念中的主体性特征
作者:王维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而政治制度却愈发腐朽僵化,城市中弥漫着奢靡享乐之风,人们纷纷慕奇好异,追浮逐虚。如此种种导致了整个晚明社会在经济结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混乱但又充满活力的年代里,作为知识精英的晚明士人们开始了对于传统思想、社会现实以及生命本身的深刻反思。他们的思想当中都有着一个共通特点,那就是视域的改变,即由过去对于“外王”的关注转向了“内圣”的修炼,由原来对于“理”的外部探寻转向了对于“心”的深度挖掘,归结起来就是由外到内,将人的主体意识视为生命存在的根本。这种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关注,除了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之外,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受到当时的主流学说——阳明心学的影响以及儒释道三教合流倾向的启发。本文选取了李贽、袁宏道、汤显祖、黄道周这四位士人的乐论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他们四人对于主体之“心”的不同解读囊括了王学之“心”所具有的全部内涵。同时,由于四位士人都有着参禅学老的经历,因此他们对“心”的阐释当中又融入了佛道的思想在里面,以上这些理论使得他们对于“心”“声”问题的论述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另外,他们还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声”)化解了王学之“心”所存在的理论问题,这也让晚明的音乐美学理论承担了一份新的责任,即当士人的精神活动在哲学领域中得不到施展的话,也可以在音乐美学领域里得到某种落实。因此,本文认为这四位士人对于心声问题的解读,体现了晚明士人对于主体之“心”的深度追寻与全面思考,而对“心”。的不同层面的解读也引发了晚明士人对不同领域的音乐艺术的重新认识,由此使得明末音乐美学思想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理论格局。所以,本文认为选取这四位士人的乐论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意义,本文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李贽的“心同吟同”;袁宏道的“真声”命题;汤显祖的“意趣神色”;黄道周的“声有哀乐”。他们都将“心”作为了理论的起点,但每个人对心的理解又不尽相同,李贽从“圣人之心”的视角去俯视人间;袁宏道是以俗人之心去平视大众;汤显祖是以士人之心去营造自我的空间。而黄道周在心声关系的解读中以一种理性分析的态度去纠正晚明士人流于空疏的学术风气。最后,我们对晚明音乐美学思想的整体态势加以总结:纵向是“心”的深层挖掘,横向是“声”的领域拓展,两者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吖心”的深化认识是“声”不断拓展的基础,而“声”的不断拓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对于“心”的深刻感悟。
"心"与"声"的解读
作者:王维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心"与"声"的解读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