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似人格的不同哲学内涵―李贽与李梦阳文学思想对立的根源
作者:张金环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李贽与李梦阳文学思想鲜明对立,但对其豪杰人格却十分推崇.此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二人看似相同的人格理想,实有不同的哲学内涵:李梦阳之豪杰人格以传统儒学之伦理道德为基础;李贽之豪杰人格却以自然人性之"真"为基础.这恰是二人文学思想走向复古与性灵之对立的根源.Li Zhi and Li Meng-yang's ideally personality was"Hero", but their literature theories conflicted sharply. Because that the similar personality was based on different theories. Li Zhi's Hero Personality was based on"Nature" he core of his philosophic thoughts. But Li Meng-yang's Hero Personality was based on the Confucianism. The difference just was the origin of their different literature theories.
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情理观”研究
作者:聂海洋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以明人戏曲理论中的情理观念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明代戏曲批评中的“情理观”资料,理清明代戏曲领域“情理观”在各个时期的流变情况,研究其在戏曲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金宁芬对明代戏曲的分期为依据,将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时段立章节,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明初至正德时期”,论述明前期戏曲理论中“情理观”的成果。第一节分析了“理”统治下“情”的式微。明初政策苛严,统治者着力于政治权威的树立,故而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亦被确立,元末文学对“情”的关注逐渐被忽略,但于谦之死及日渐腐败的政治又引起士人对“理”的怀疑。这一时期的诗文和小说领域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理”的强势。第二节分析了这一时期戏曲领域的“理”字当先的现象。明初严厉的娱乐政策下,作家一面创作伦理题材剧作,如《五伦全备记》;一面又继承元代戏曲成果,创作了一些既动人又合“理”的作品,如朱有墩的的胭脂粉黛剧。在戏曲理论中教化论的提出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地位。而戏曲的颂政上题,则体现了在文学中,戏曲文学对“情”的比较客观的接受态度,为明代情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嘉靖、隆庆时期”。第一节讨论了大礼议对“理”的统治地位的动摇,并且使更多的士人接触到了王学,有利于“情”的发展。阳明心学在士人中的逐渐流行,带来了诗文领域“情”的复苏,后七子和唐宋派都是在坚持“理”的前提下,开始了对“情”的发掘。而在小说领域,《三国》、《水浒》的漫长成书过程,体现了“理”的强势地位的逐步减弱。第二节分析了戏曲创作关注点从“理”到“真”、“情”的转移。《宝剑记》刮起的对现实的关注之风,也触发了戏曲创作家由“真”到“情”的视角转移。第三节分析了戏曲理论中的“真情观”。在教化思想为主的戏曲理论中,以徐渭为代表的戏曲理论家开始了对“情”的讨论,主要表现为“本色”论。第三章“万历时期”。第一节讨论了在以李贽为代表的人文领域的新思潮的影响下文学领域“情”的张扬。公安派、竟陵派都注重“情”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但是由于各自观点的局限,在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弊端。小说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显得比较活跃,以《金瓶梅》为例,体现了“情”之张扬的背景下,“理”对“滥情”的戒示作用。第二节分析了这一时期戏曲理论中以“情”夺“理”的趋势,戏曲理论家们为“情”正名、探讨“情”的内涵,还讨论“情”与“理”的关系,标志着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情理观”的发展成熟。第三节主要分析汤显祖的“至情说”。认为汤显祖倡“情”却不灭“理”。汤显祖清醒认识到戏曲是大千世界的再现,对“情”和“理”都要客观视之,他的剧作是以写“情”为主,“名教”为宾。第四章“明朝末期”。第一节提出在明末实学思潮和文艺革新思潮的双重影响下文人对“理”、“情”的选择各有侧重。张岱以主体心灵写照为主,却也不乏形象说理、关注现实的佳作;陈子龙标举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同时还提出作家个人的真情实感在诗文中的作用。冯梦龙对“三言”的命名,也体现了两种思潮对他的影响。第二节以孟称舜为例,分析了在汤显祖和实学思潮双重影响下,明末戏曲“言情”、“言道”并存的创作倾向。在《娇红记》中,孟称舜大力赞扬“情真”,在《贞文记》中,又强调“情”之“正”。第三节总结明末戏曲理论中“情理观”的理论成梁。认为明末戏曲理论家将“情”与戏曲艺术结合,分析“情”融入剧作时的作家态度、“情”对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意义等,并概括了包括由情达理、以理节情、情理融合在内的“情理观”的内涵。
李贽启蒙思想研究——以《焚书》《续焚书》为中心
作者:黄腾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贽(1527-1602)是一位“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批判宋明理学和专制思想中的不平等、不自由观念,试图唤醒人心中的“真”思想和“真”精神,以发掘平等、自由思想对个人与社会之价值,对后世思维解放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李贽鞭挞宋明理学家的虚伪和丑恶,揭露专制统治对人自由本质的压抑。他批判儒学中存在的不平等观念,以人的“智”“识”天赋为根据,主张“天下无不能之人”。他大胆宣扬“私欲”,认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无私”,故“人人皆可以为圣”。他的这些观念从论证人的天赋平等过渡到人格平等,进而推及男女平等,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存天理,灭人欲”“男尊女卑”等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针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僵化思维,李贽以“童心”为理论根据,主张“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和“不以圣人是非为是非”,进而宣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他的这些思想标志着“封建社会自我批判的开端”和“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李贽思想影响深远,在当时及后世出现了士人不读“四书”“五经”,而《焚书》却人手一份的情况。甚至有学者假托李贽之名,著述文章以抒发对专制和道统的不满。焦竑、冯梦龙、汤显祖等与李贽同时的思想家、文学家,都深受其影响,在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后世学者的著作中,也可见李贽思想的余音。
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作者:赵频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作为明清之际社会转型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先驱,李贽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李贽启蒙思想既有儒学渊源,也有道学和佛学渊源;于儒学而言,则主要体现为对先秦儒家学说的吸收和对阳明心学的吸收。李贽启蒙思想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所蕴涵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思想,体现为“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个性自由与个性独立思想。二是“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所内含的天赋平等思想,展开为“圣人与凡人一”的圣凡平等思想;“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君民平等思想;“大道不分男女”的男女平等思想。三是“人必有私”凸显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表现为“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启蒙思想具三大特点:改良性,它是开明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提倡的改革。矛盾性,它不是一以贯之的,而是蕴涵了内在的矛盾。零碎性,它是零碎的、不全面的。李贽的启蒙思想在当时被道学家抨击为“异端”,却无不显示其启蒙精神的光辉,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出现了当时士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焚书》、《藏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的现象。“公安三袁”、汤显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郑板桥、龚自珍、严复、刘师培、吴虞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思想的影响。
李贽与戏曲之关系研究
作者:徐玥娜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贽不仅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毫无疑问对戏曲是非常了解的,但他作为一个戏曲评点家的身份却较少受到关注。目前学界研究其戏曲理论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视角也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力求在充分搜集李贽与戏曲相关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李贽与戏曲的关系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对李贽的戏曲观念与戏曲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李贽的戏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戏曲界人士的交往,二是其著作中评论戏曲的文章,三是对戏曲作品的评点。李贽与焦竑、汤显祖、潘之恒以及汪廷讷等交往密切,与他们或交流思想或探讨戏曲,相互影响。李贽的著作中有专门评论戏曲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李贽鲜明地表达了其戏曲观念:他认为戏曲是“天下之至文”并同样可以“兴观群怨”,从而提高了戏曲的地位;他提出戏曲作品存在“化工”与“画工”的区别;他认为戏曲创作的动力是真实自然的情感,提倡“以自然之为美”;他发现了戏剧文学“关目曲白事”的独特要素,反对神化人物形象。除了这些,李贽的曲学成就更多地体现在他对戏曲作品的评点上,而他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也寓于其中:他推崇戏曲以“奇”为美,提倡在合于情理的基础上追求戏曲之“奇”;他重视戏曲人物的塑造,对戏曲人物及其塑造手法加以关注批评;他在评点中赋予戏曲“关目”非常丰富的内涵;他以“真”为戏曲美的根本标准,强调戏曲的“人真”、“事真”与“境真”。李贽的戏曲观念和戏曲理论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之后,许多戏曲评论家继续为戏曲争取地位,最终确立了戏曲与诗文平等的地位;他提倡“以自然之为美”,汤显祖、凌濛初与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自然说”;他主张以真实情感作为戏曲创作的动力,这一点亦为他同时及以后的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实践所不断证实。
论李贽思想的崇儒实质及其文学观
作者:林若染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明著名思想家李贽之人生较为坎坷,其自幼便丧母,又因贫困而生活潦倒,中年之时又经历了丧子、失友之痛,入宦后又因性格等问题与同僚相触,导致了他仕途的不顺,无法施展才能。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李贽并没有屈服,反而抱着济世的心态抨击同时代的“假道学”,却更加招致了时人的误解与排斥,被视为“异端”。于是,在时代的大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塑造下,李贽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思想体系。 李贽的这种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崇儒的基础上的,在这一体系中,李贽的圣人观与历史观均是围绕着先秦孔孟的儒家学说而展开,其实质核心均是儒家理念,且在这些观念中,既体现出李贽济世报国的抱负,又显示出他面临现实与理想之间深刻矛盾的复杂情感。 李贽的文学观渊源有三,分别是儒家“诗言志”、老庄之“自然”与释家之“禅”,这其中尤以儒家学说为主。李贽思想中的“崇儒”实质对其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是思想理论也同样是文论的“童心说”,便是这种思想实质的投射,而“童心说”中所体现的“尚真”理想不但呼应了其“崇儒”实质,更在吸收明代文学给养的同时,也对晚明文学思潮产生了作用,不仅如“独抒性灵”这样的文学浪潮深受其影响,就连汤显祖、冯梦龙等人...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