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昆曲“叶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为例
-
作者:祝薇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遗产之一,至今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自昆山腔的产生到魏良辅的改革,昆曲得到迅速的传播,大约至清乾隆时期,苏州已成为昆曲表演的重镇。而叶堂一派作为昆曲传承中的重要流派,唱腔口法严格规范,为世所宗,在历史上被尊为“叶派唱口”。该流派的传承自清代叶堂始,历经七代传人一直延续至今。本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叶堂一派七代传人和四代传谱的传承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探寻叶堂一派传人、传谱的特征以及“叶派唱口”的唱腔特点。本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叶堂一派的七代传人(叶堂、钮匪石、金德辉、韩华卿、俞粟庐、俞振飞、周雪华)分别进行介绍并梳理其传承关系,在对他们各自的身份进行确认的基础上,总结出“叶派唱口”传人身份的演变,总体上是由清曲家向着清曲家与剧曲家并存的方向发展,其流派的传承特点是直系传承与多脉系传承并存。第二章主要对叶派传人的四份传谱——叶堂编纂的《纳书楹曲谱》,俞振飞编纂的《粟庐曲谱》、《振飞曲谱》以及周雪华依照“叶派唱口”“师传秘声”的方法,对《纳书楹曲谱》唱腔重作解读,并以简谱形式出版的《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从编撰特点、出版与再版情况、所撰文论等方面进行介绍,进而总结出叶堂一派四份乐谱的特征。同时说明,叶堂《纳书楹曲谱》不计头眼、末眼的记谱方式,不单是出于为演唱者留有发挥创造空间的目的,还是对本流派商业利益的维护;《粟庐曲谱》之所以将曲谱中凡所能记之处均附于谱面,对各类板眼、腔格符号标注详细,不但是工尺谱记谱观念与记谱法的发展,还是为了挽救昆曲衰落的颓势,使之更有益于传播的一种努力;《振飞曲谱》和《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采取简谱记录昆曲的形式,不仅是对新型音乐教育的适应,更是为昆曲的普及与推广助力。第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以昆曲的代表性段落——《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文中首先对《纳书楹曲谱》与《粟庐曲谱》的工尺谱记谱形式进行对比,又通过将《纳书楹曲谱》、《粟庐曲谱》、《振飞曲谱》、《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的简谱形式进行并置对比,选择典型唱腔段落,对《牡丹亭·游园》[皂罗袍]这一经典唱腔段落在四份曲谱上的呈现,进行整体的对比,并逐音逐句对每一句唱腔的行腔特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最终证明,在“叶派唱口”约两百年的传承中,在不同的传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传谱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唱腔上具有共性的活态传承关系。并且还证明,“叶派唱口”的不同传谱,也反映有传人在演唱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