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语境顺应视角下许渊冲《牡丹亭》英译本研究
作者:张萌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桥梁,在此战略实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典诗文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英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因其光辉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中国剧作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迄今为止,《牡丹亭》英译本共四个,其中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于2009年面世,是最新的译本且该剧作在美国演出取得的圆满成功,充分彰显和诠释了许译本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力,故本研究以许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目前,国内针对《牡丹亭》其他三个英译本的研究,大多是对不同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或从文化翻译和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某个英译本进行研究,而对许译本的研究很少,且尚未从顺应论角度对许译本进行研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考察语言的使用,该理论认为语言顺应包含四个层面:语境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作为舞台剧的《牡丹亭》,其唱词更多地体现的是汉语口语交际场景,而中英两种语言在口语交际方面尤其是在语境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加之该剧创作距今有数百年时间,由于时空观念的不同其语境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更大。近年来,译界学者普遍认为顺应论可用来指导和阐释翻译活动。故本文以顺应论为框架,以其语境顺应视角对《牡丹亭》许译本进行研究。本文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出发,从许译本中选取60条语料,运用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对所选语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在翻译策略的选取上,许先生主要采取了归化策略,以使译本语言最大程度地接近目的语读者,实现了交际语境顺应,但有时为了保持源语文化的风味也会偶尔采取异化策略。就翻译方法而言,为实现交际语境顺应,许译本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增译法、省译法、替代法、释义法及重新措辞法;为实现语言语境顺应,许译本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增译法、省译法、对译文句子结构及语序均进行了灵活调整。
关联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邯郸记》为例
作者:吴雯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形象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翻译直接影响了翻译文本的质量和文化的传播。因此,对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为翻译提供了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关联理论视域下翻译是一个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有三方参与,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成功的翻译是在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邯郸记》在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位居第二,地位仅次于《牡丹亭》。通过卢生的黄粱一梦,入木三分地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被称为是明代官场现形记。《邯郸记》英译本自 2002 年面世后,被《中华大文库》收录,在传播中国典籍文化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以《邯郸记》为研究文本,试图从关联理论视角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将《邯郸记》中文化负载词分成五类,并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基本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中直接翻译包括音译、直译,间接翻译包括意译,替代和省略。作者通过对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以最佳关联为判断标准,根据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异同,对文化负载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最终获得最佳关联和成功交际。 作者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对《邯郸记》的推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中国典籍的英译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微薄之力。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