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
作者:刘建欣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为中心,对其形式体制、角色表演和题材结构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以期通过这三部作品的研究,看到早期南戏对其它艺术形式、表演体制和创作手法的借鉴与发展,力图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价值全面地展现出来。从形式体制上来说,“戏文三种”汲取了诸如诸宫调、唱赚、宋杂剧、里巷歌谣、词、大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营养。这使作为早期南戏的“戏文三种”在体例上显现出比较成熟的状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南戏体制的基本框架,也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形式提供了范本。从角色表演上来说,“戏文三种”中生、旦、净、末、丑、外、贴这七大角色已经出现,虽存在分工不细的问题,但已初步形成了戏曲的“行当”。由于当时的社会及经济原因,南戏出现了一角多扮、打诨插科过多、道具简单等现象,但都随着戏曲的进一步发展而明显改善或消失。对“戏文三种”角色表演上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了戏曲的角色行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从题材与结构方面,大多早期南戏是根据当时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改编而来,并且以“戏文三种”为代表的“中举加婚变”题材、“追求婚恋自由”题材及“公案剧”题材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这除了戏曲本身的特点以外,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另外,“戏文三种”作为早期南戏,已经具备了后世戏剧创作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失传元杂剧《秋夜蕊珠宫》本事新考
作者:胡颖,王登渤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代庾天锡的杂剧<秋夜蕊珠宫>今已失传,前辈学者严敦易等曾致力于此剧本事的发微,有成果问世.但其观点多有争议,难成定论.本文通过对元曲、话本小说等文献资料的考订、爬梳,又有所获:<秋夜蕊珠宫>之本事乃为史籍中所载"王子高遇芙蓉仙"之故事.联系元散曲等资料,此故事在元代流布甚广,庾天锡即以此题材创作杂剧.
平淡中见神韵,含蓄中露真情-谈归有光《项脊轩志》
作者:周静敏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项脊轩志》又题作《项脊轩记》,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佳作。归的散文文笔疏淡,感情真挚,虽然题材较窄(因乡居时间较长),却别具韵味。尤其是生活中的琐事、琐语、琐闻,经过他的描述,无不亲切动人,正如王锡爵所评价的那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篇可说是归有光散文中的代表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篇。
元杂剧对世界戏剧文化的重要贡献
作者:奚海 日期: 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当古希腊悲剧和喜剧这种优秀的戏剧文化传统被割断,当古印度梵剧的魅人光泽黯然消失的时候,十三、十四世纪的中国元杂剧,却在世界的东方勃然兴起,形成了人类戏剧文化史上的又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本文拟从元杂剧在题材和人物对象的选择及悲剧观和喜剧观这样两个方面与古希腊、古印度两大戏剧文化迥然不同、别具一格的建树和开拓,说明它在世界戏剧文化大格局中的崇高历史地位和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所作出的辉煌贡献。
元杂剧主题及其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作者:林虹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戏曲在成熟于元代之前,已于宋金时期出现戏曲的早期形式宋杂剧和金院本,但由于只有剧目而无剧本留下,对其内容难以了解。宋金时期的永嘉杂剧成就虽较这二者为高,但从留下的唯一剧本《张协状元》和五、六个剧目看,要么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要么批判对爱情的背叛和忘恩负义,题材还较狭窄。直到出现元代杂剧,中国戏曲才第一次全面而广阔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它“上则朝廷君臣政治
元杂剧主题及其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作者:林虹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戏曲在成熟于元代之前,已于宋金时期出现戏曲的早期形式宋杂剧和金院本,但由于只有剧目而无剧本留下,对其内容难以了解。宋金时期的永嘉杂剧成就虽较这二者为高,但从留下的唯一剧本《张协状元》和五、六个剧目看,要么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要么批判对爱情的背叛和忘恩负义,题材还较狭窄。直到出现元代杂剧,中国戏曲才第一次全面而广阔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它“上则朝廷君臣政治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