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晚明风情传奇情欲观研究
-
作者:陈海丽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明代自嘉靖以来到明朝灭亡这段时期的爱情传奇。在绪言
里,考证了“传奇”之名的渊源以及古人借用“传奇”这一小说体裁的类名来作为戏曲
文学通称的缘由。另外,根据吕天成给传奇题材作的分类命名,把表现男女爱情婚姻的
作品称为“风情剧”,文中阐释了沿用这一概念的原因。
关于明代风情传奇的情欲,人们往往着重于具体作家与作品的分析,较少从宏观上
对风情剧中整体所表现的情欲观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此作专题研究,其具
体方法主要是以传奇发展史为线索,结合具体作品,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办法作深
入的发掘和探讨。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情欲观的延续及发展”,前一节主要论述了嘉靖前后风情
传奇对传统爱情主题的延续,这一时期的风情剧,较为明显地表现出受以《西厢记》为
代表的戏剧传统的影响,热情赞扬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积极主动的行为,所表现
出的情欲观主要有三个特征:其一是表现情欲,但仍执著于“发乎情,止乎礼义”;其
二,在情欲的表现中,淡化了情与礼的冲突:其三是多采用“丽情”题材作为情欲的主
要表现内容,这其中既体现出对传统爱情主题的继承,也反映出世人对情欲的新认识。
故此,本节以“丽情”二字作为关注的焦点,并以此概括这一时期风情剧的主要特色。
在后一节“情欲观的发展中”,着重论述嘉靖后,自然情欲的表现被提升到前所未
有的地位,与过去的爱情剧相比,其中有两个方面是传统爱情题材所没有的,一是在情
欲的表现中多次出现男女的位移:即自然情欲的强烈追求者,由男性让位于女性;二是
极大地表现出自然情欲对礼教观念和宗教理念的突破。
第二章论述了情欲观的演变:即由单纯表现自然情欲向注重表现男女情爱乃至“至
情”的转变。在晚明的风情剧中,表现男女的自然情欲是共有的倾向,但随着作家对情
欲认识的不断深化,不少作品开始出现转向,在对情欲的展现中,不但突出了男女间情
感的交流,而且还将情欲提升到超越生死的“至情”的高度,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
这一“至情观”的代表,它所表现的“至情”是任何外在力量,不管是社会规范、道德
约束还是伦理羁绊,甚至是客观规律如生和死,都无法抑制它,更无法扼杀它。
情欲的情感化这类剧作,继承了汤显祖的传统,汇聚成一股沤歌至情的时代潮流,
且.
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特征。首先是追随汤显祖的至情观,榆扬真情,歌颂爱情的无所不
至的作用和力量;其次,重在表现男主人公“前不可弃,后不可娶”的忠诚爱情,并突
出了男主人公将情作为人生第一追求的倾向;再次,作者借前代或现实的风情故事,将
自身的感受融入其中,使自身的情感、观念、愿望等主体精神对象化,尽情地抒发个人
的主观感情。
在晚明风情传奇剧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是表现情欲趣味化的剧作,情欲观的表现,
也更显复杂。在此按表现情欲的不同层面从三个角度论述其情欲观:第一,淡化了情爱
的表现,才子们强烈的情欲被视为文人的本性加以宣扬;第二,迎合世俗的审美需求,
宣扬猎艳逐色的风气;第三,还有些剧作,沉溺于情欲的放纵,使情欲观的表现趋向淫
邪化。
此外,在情欲观的分化中,还有一类剧作,既肯定情欲,又不违背道德,主人公的
爱情追求总是极力符合社会规范,或者干脆将情欲纳入传统轨道中,发挥风情剧的道德
教化作用,这就是情欲的道德化的表现。文中主要论述了建基于人的自然情欲之上,形
成风流、道德两兼顾的不同于明前期纯为“天理”说教的特征。另外,还特别提出,尤
其是明末的风情剧,将男女之爱置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加以展现,从而扩大了风情剧的
内涵,体现出知识分子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总的来说,晚明的风情传奇:既有对情欲的张扬,又有对“至情”的沤歌;既有情
鹏趣化的表现,又有情欲道德的倾向;既肯定人性、歌颂世俗的享乐与欢乐,又注重
对情欲的规约与整合,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欲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将情欲建立
在人的自然需求基础之上,表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特点。
本人旨在为晚明风情传奇的发展与演变划出一条线索来,但是由于作家的身世、背
景较为复杂,剧作家的生活年代又多有交叉重合之处,加之作品数量多,内容复杂,本
人虽几经爬梳,大量查阅资料,毕竟时间紧,能力有限,所著之文终有不尽人意之处,
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