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作者:伏涛,孙德林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克分地体会到反科举这一主题。
晚明思潮下汤显祖的戏曲观
作者:许凌冬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情与真是汤显祖戏曲观的核心内容。情对于礼而言,强调人的情感空间和自然欲求,这与王阳明心学在晚明的兴起相吻合;真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这与晚明李贽、公安派的思想口号相一致。而这核心内容反映在具体戏曲创作上,就是写真情,塑真人。
汤显祖在芜湖撰作《牡丹亭》说
作者:朱建明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谁都知道,汤显祖在其故乡寓所江西临川玉茗堂清远楼,撰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牡丹亭》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曲云:“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玉茗堂也因此而遐迩闻名,成为人们向往的胜地。 但是笔者最近翻阅资料,有汤氏在安徽芜湖撰作《牡丹亭》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晚年的心灵历程
作者:张兆勇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南京将他早年所创作的《紫箫记》改写为《紫钗记》。此后,汤显祖在其家中连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学术界习惯上将这三个剧与《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魏良辅·汤显祖·姜白石——“曲唱”与“曲牌”的关系
作者:洛地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中下叶之后 ,魏良辅 (及梁伯龙 )“新声”所规范的“依字声行腔”的“曲唱” ,在对明清传奇———南曲的发展和盛行起着巨大作用的同时 ,因其“依字声行腔”的“字唱”强化了“腔句”的独立性 ,从而对“曲牌”产生了某种瓦解的作用 ;而且 ,事实上已经出现由“腔句”自行组合的所谓“集曲”。这样的形势 ,对于曲作者就出现了是否必须按原先“曲牌”格式为“律” ,即如何对待“曲律”的问题 ,这就是晚明时期出现的两位大曲家汤显祖与沈之间一场著名的“汤沈之争”的实际内容。“依字声行腔”的唱与原先“调牌”既定格式之间的关系即矛盾 ,早在宋代“词唱”与“词调”之间就已存在、已出现了的。南宋时 ,当“词唱”对“依字声行腔”开始进行规范 ,“词唱”与“词调”间的关系即矛盾就已十分明显地呈现了 ;而在那当时 ,并没有出现如明末的“汤沈之争” ,而是以姜白石为代表 ,一方面须守“依字声行腔”作“词唱” ,又一方面则“率意为长短句 ,然后协以律” ,重组着“调牌” ,使“词唱”与“词调”出现重新组合即高一层次组合的趋势。然而 ,我国的韵文及其曲唱向高层次组合的发展趋势被蒙元灭宋所中断 ,其后再未接上。这 ,就是摆在我们今人面前的情形。
从汤显祖诗文见葡占初期的澳门风情
作者:白辰 日期: 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1553年开始葡萄牙人强行租占澳门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据点。1591年汤显祖贬摘广东徐闻途中经澳门河一游,留诗四首;1598年问世的《牡丹亭》第六出《怅眺》、第二十一出《谒遇》亦记载了这次澳门河奇遇。从汤显祖诗文可以窥见葡占初期澳门风情。汤显祖是最早到过葡占澳门的中国文人,其诗文弥足珍贵。澳门不但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方贸易港口,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页 1 2 3 ... 881 882 88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