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曲唱功中的“字正”与“腔圆”
作者:段婷婷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咬字、吐字,是戏曲唱功方法之一。咬字须准、吐字要清.收声归韵是戏曲演员必须遵循的传统戏曲发声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戏谚所说:咬字不清、吐字不明,犹如钝刀杀人。因此,字真、字准、字纯为戏曲的立腔之本。演员在演唱所要体现的内容主体和审美追求,则是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晒我姚剧进校园事例 解你戏曲进课堂问题——京剧进校园之我见
作者:徐百昂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我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姚剧进校园试点(姚剧是浙江余姚的地方戏,俗称余姚滩簧。形成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它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等地,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本人参与了姚剧进校园试点的各项活动,在
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山野小花——绍兴滩簧
作者:周晓峰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乾隆、嘉庆之际,山阴、会稽一带盛行"鹦歌戏"、扮演者多为一旦一丑,偶有三人演出,故亦称"对子戏"或"三脚戏"。从业者非专业戏文子弟,俗谓之"串客"。演出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反映民间生活,尤以男女私情为多。故常遭官府榜禁,
精彩的演出,可贵的精神-中国戏曲学院国庆献礼演出观感
作者:陈培仲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中国戏曲学院演出的一台精美的折子戏,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赞扬,为如花似锦的首都舞台,增添了光彩。台下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周龙,你很难相信竟是一位大武生。这次在大轴戏《挑华车》中扮演英勇无畏的大将高宠,颇有叱咤风云的气概。周龙的身手矫健,从容不迫,繁难的动作做起来举重若轻,既稳重,又很有力度。一杆枪在他手中左旋右转、上下翻飞,令人目不暇接。有人概括其表演特点为:稳、准、脆、帅、冲,并非溢美之词。更难得的是周龙并不卖弄技巧,而是将一套套优美的身段、动作组合,完全溶入戏情、戏理之中,将高宠恃勇轻敌、穷追不舍,以致人困马乏、力尽身亡的悲剧性格,很有层次地揭示了出来,让人既赞叹又惋惜。显然,周龙已经越过了模仿的阶段而进入了刻画人
中国戏曲发展讲话
作者:吴小如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八从十六世纪(明中叶以后)到十八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亦即昆山腔由盛而衰的时期,文人创作的传奇在当时剧坛占较大比重。在这一时期里,大体上以一六四四年明王朝覆灭为界,把传奇创作分为两个阶段。现将每一阶段中的重要作家与作品作简括的介绍。第一阶段中又可划分两个小段落,即从明嘉靖年间到万历以前(一五二二——一五七二年)为第一小段落,从万历开始到明末(一五七三——一六四四年)为第二小段落。前一段昆山腔还没有盛行,后一段则大量由文人撰写的传奇剧本都已是供
戏曲艺术的转折与发展
作者:孟繁树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戏曲发展史上,曾经发生一次重大转折,它以板式变化体制的出现为标志,导致第二代戏曲的诞生。目前戏曲艺术正面临着第二次转折,眼下的危机是第三代戏曲降生前的阵痛。为了预测这次转折的动向和趋势,需要对两次转折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把握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以便克服我们戏改工作中的盲目性。一从北宋到明末清初,在历时几百年的时间里,戏曲艺术经历了几次大的嬗变,由形成到取得高度发展,中间元杂剧和明传奇是两个高峰。清初至清中叶,传奇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上页 1 2 3 ... 4922 4923 4924 ... 4934 4935 493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