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政治思维定势与东林党人的困境
作者:葛荃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古代士人群体之中,晚明东林党人是很有特色的.在学术承传上,他们宗孔子,代表了儒家文化传统的正宗;在政治行为上,他们是清官和忠臣的典型.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如顾宪成、高攀龙、冯从吾、邹元标等作为士大夫的正面形象,与魏忠贤阉党一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他们的下场极惨.有人指出,这是由于东林党人"党见"太深,壁垒过严,以致于树敌过众,使党争愈益激化而难以收拾.这种认识是很有道理的.然而,东林人士为什么会形成太深的"党见",他们在认识上有没有自身的弱点?如果有,又会给今人怎样的昭示?本文试就此略作分析.
宋诗审美现象解剖
作者:吴功正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唐后为宋,是历史的朝代延续,然而,历史并不等同于文学史,历史现象不等同于审美现象。明清二代宗唐、宗宋,形成对立的渊源沿革论。明代李梦阳、何景明以盛唐为宗,到了清代,钱谦益、黄宗羲倡宋诗,曾国藩、何绍基掀起宋诗运动,直至出现“同光体”。当代治宋诗者,也总是认为宋人之诗,导源于唐,唐宋诗并驾齐驱,其实,治中国断代文学史的研究者往往抬高自己的研究对象,以为对象的地位提高了,自身的研究价值也就水涨船高了。这不是科学的对待研究对象的态度。研究价值并不最终取决于对象,而是取决于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和功能。研究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最主要的是为主体所规范。
祢衡:老年徐渭的少年情怀:兼《狂鼓史》系年考
作者:肖鹰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关于徐渭《狂鼓史》的写作年代,至今争议不定.徐渭究竟何时写作此剧,关系到对此剧主题动机的解析.分析徐朔方、骆玉明所代表的不同推断,以徐渭的相关诗文作品和《狂鼓史》文本相参证,推断徐渭是在完成塞北之行后,回到绍兴(山阴)创作此剧,徐渭不仅在历史人物祢衡身上找到了深刻的自我认同,而且将祢衡作为他晚年孕育出的少年情怀的象征.在《狂鼓史》中,祢衡不是一个悲剧人物,而是一个超越岁月的意气超迈的"少年徐渭".
海德格尔与徐复观艺术观之比较
作者:刘建平,邹元江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海德格尔与徐复观艺术观之比较
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嬗变势态
作者:韩经太 日期: 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文论题的确立,多少受到一些现实感受的激发--弥漫在大众化传播媒介里的泛化得不能再泛化的物欲情感,显然已推涌出现时代的"唯情论"思潮,而对世道人心的担忧却又促使一些人发出"法...
汤显祖与晚明社会思潮
作者:陈寒鸣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晚明社会,人才辈出,思潮迭涌。汤显祖就是产生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巨匠。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抚州)人。他一生“性气乖时,游宦不达”1,并无多少事功可以称道,但他汲取了广博的学术营养,“《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山诸书”,兼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2,又与当时知识界有广泛交往。这既使他形成颇为驳杂的学术基础,又使他同各种社会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并由此而显示出自身的思想特色。本文试从思潮史角度对汤氏思想略予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一  自明中叶越中王(阳明)学崛起以后,泰州王(心斋)学接踵而兴。心斋是出身盐丁的平民儒者,曾在阳明门下求学。阳明殁后,独立门户,创立泰州学派。心斋及其后学大多致力于儒学的平民化,坚持在下层民众中宣讲儒学的伦理大义,一时轰动天下。他们多成长于平民阶层,对现实社会生活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故其渴望普通百姓能摆脱贫困,享受文化教育,提高道德生活水平,实现所谓“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王道社会理想。他们要求进行社会变革,首先要求打破两汉以来经生文士对于儒学的垄断,摆脱经学教条束缚,还儒学以先秦原始儒学的平民本...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