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震荡与调适:隆庆政治的走向
-
作者:田澍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嘉隆万是明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大礼议是这一时期的新起点,也是连接这一时期政治的主线。世宗去世之后,徐阶所草拟的世宗遗诏被人们视为隆庆朝与嘉靖朝"决裂"的重要标志。高拱被穆宗重用后,充分肯定了世宗钦定的大礼议,旗帜鲜明地坚持世宗朝的政治路线,使隆庆朝在震荡中得以调适,完成了与嘉靖朝的理性对接。这是高拱对隆庆政治的重要贡献,也是高拱在隆庆政治中有所建树的基点。
-
明后期政治变局下心学、理学的消长
-
作者:姜海军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阳明学在明代后期得到了当时朝廷重臣徐阶、李春芳等人的推动,使得本在江南地区广泛传播的思潮开始在理学盛行的北京传播,这种传布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已经固化的程朱理学,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秩序构成一定的冲击。为此,稍后上台的内阁首辅高拱、张居正及以往做过中央官员的一些东林党人对心学展开打压,并极力宣扬程朱理学,最终心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进而促进了学术的内在转向。
-
阁臣、宦官与万历朝国本之争:以京师《东岳庙碑记》为中心
-
作者:齐畅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万历国本之争是影响晚明政局的大事,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内一通万历二十年三月的《东岳庙碑记》透露出以往未曾关注的郑贵妃一派更多的信息。立碑之时国本未定,而碑文中却出现了“皇三太子”的称号,撰者为当时与国本争端大有干系的礼部尚书、大学士王锡爵,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王锡爵“惧失上指”而“奉诏拟谕旨”,欲行“三王并封”之礼相联系,不难看出王锡爵提出“三王并封”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一时糊涂或是中了郑贵妃一方的暗算,他本有支持万历帝立幼之意,但“三王并封”之议一出,招致满朝批判,王锡爵为明哲保身,毅然退出继而又在群臣的压力下上疏支持立长以挽回声望。而郑氏的亲信宦官们却继续活动,在极尽人谋的同时,亦乞求神明的庇佑,相应地“皇三太子”说法又出现于泰山三阳观太监所修的醮记碑文中,寺庙成为展现明朝宫廷内外国本之争的另一场所。而阁臣与宦官在国本之争中的表现亦成为明代阁臣与宦官参与政治权力运转及政治斗争的一个鲜活个案。
-
谢榛与李攀龙之争新论
-
作者:赵旭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谢榛与李攀龙之争改变了后七子团体内部结构,对谢榛在文坛的地位及其创作倾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界对两人争端有诸多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五说:性情所致;文字误会;名誉之争;地位差距;持论不合。均非令人信服之论。从明中叶党社斗争的角度探究可以认定:导致两人矛盾爆发的重要契机乃是当时日益严峻的政治斗争形势,尤其是文人集团与权臣严嵩的斗争。
-
元代文化新论
-
作者:
暂无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元代文化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