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赋的社会批判精神──明赋主题研究二题

最后更新:2022.05.20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点击数:18

【类型】期刊

【作者】 毕万忱  

【关键词】 《明史》  何景明  主题研究  胡惟庸  题材内容  刘基  文学创作  李梦阳  批判精神  严嵩 

【期刊名】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它写什么、怎样写,也不论它是什么样式、形式,其内在意蕴都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某种认识和评价,某种价值取向,这就是作品的主题。韦勒克说:“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所有这些包括语言在内,都以另外的方式存在于艺术作品之外;但是,在一部成功的诗或小说中它们是被审美的这一原动力吸引在一起从而组成为复调式的联系的。”①可见,作品的主题,或称审美目的,就是融贯作品中的思想和态度。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主题,是非常复杂和丰富的,但是,如果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歌颂和批判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两大主题,这是不难从文学发展的历史得到印证的。赋体文学创作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主题特征。例如,“劝百讽一”的汉大赋、杜甫的《三大礼赋》、周邦彦的《汴都赋》等,其立意都在歌颂;扬雄《解嘲》、赵壹《刺世嫉邪赋》、潘岳《西征赋》、鲍照《芜城赋》、痰信《枯树赋》、《哀江南赋》、杜牧《阿房宫赋》。皮日休《桃花赋》等,其宗旨皆在讽刺批判。明赋承继赋体创作歌颂与批判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新的风貌。本

【年份】1999

【页码】159-168

【期号】第5期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