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弓戏传统剧目研究
【类型】图书
【作者】 刘畅
【书名】含弓戏传统剧目研究
【内容提要】 含弓戏作为安徽省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既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一些在街头巷尾、茶坊酒肆操弓拉二胡卖唱的盲艺人,以含山一带民歌、小调为曲调,形成了自己的唱腔音乐并逐步发展,形成“含弓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含山县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含弓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形成了中国地方戏曲文化中一抹不可缺少的亮色。一辈辈含弓戏艺人将含山县的民间文化与地方风俗融入到戏曲的创作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民间审美情趣和地方特色的剧目。这些作品不仅体现着含山地方民间文化内涵,更表达着含山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审美特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含弓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2006年,含弓戏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含弓戏的继承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对于含弓戏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含弓戏未来的发展。本文以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基础,首先梳理了含弓戏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含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探究,挖掘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含弓戏的发展史述,梳理了含弓戏的源起、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对于含弓戏的剧本和剧目进行概述,发现剧本主要分为抄录本、整理本和刊行本三类,其中刊行本仅有《刘二姑吵嫁》一个剧目。其次对含弓戏传统剧目进行概述,从题材入手,对含弓戏进行分类研究,大致可分为爱情婚姻、社会伦理道德、忠志豪杰这三类。并按类别总结其中所传递出的思想内涵,主要有追求婚姻自由,抨击假丑恶,伸张正义、体现保家卫国的思想等。第三部分对含弓戏传统剧目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主要从情节故事、人物形象、角色出场以及表演四个方面入手,经过分析发现含弓戏传统剧目从情节故事上来看,具有简单化的特点;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善于刻画社会底层小人物;从角色出场可以看出具有模式化的特点;从表演上来说,运用了丰富的表演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展现出含弓戏传统剧目的独特魅力。第四部分是通过传统剧目解读含山当地的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语言文化中方言、俗语的运用,虚词的添加都投射出含弓戏的乡土气息,巧用修辞手法增加了生动性,风趣幽默、耐人寻味。同时剧目中也反映出含山的民俗文化,如逢集、算命、农耕等,展现出含山当地民俗风情与戏曲的美好相融。
【年份】2018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