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

最后更新:2022.11.09来源: 西南大学 点击数:0

【类型】图书

【作者】 蒋智娟  

【关键词】 陪都  抗战戏剧  重庆形象 

【书名】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一跃成为国际名城,众多文人纷纷前往重庆并创作了大量书写陪都重庆的作品。在战争语境和陪都身份的规约下,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呈现出丰富驳杂的多重面孔;戏剧明暗场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使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有着区别小说的特殊魅力;作为城市的延伸的人是戏剧的核心,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成为反观重庆的重要窗口。本文从多个维度对抗战戏剧中的重庆形象进行阐发,发掘重庆城市想象的特性和价值,并期冀对抗战戏剧研究有所推进。全文的思路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现状,阐发选题价值,提出研究思路。第一章陪都:因战生变之城。本章讨论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的确定对戏剧创作和重庆书写的影响。作家对战时首都形象的认同和维护,戏剧创作应抗战的需要,国民党对文艺的统制,使得重庆的精神堡垒形象得到强化;重庆作为抗战司令部遭受日军的大轰炸,但敌人的轰炸非但没能摧毁人民抗战的决心,反而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话语压倒一切贯穿抗战戏剧的始终;重庆虽是战时之都,但剧作家与重庆貌合神离的体验使其难以产生归属感,陪都自此沦为陪衬之都,家与国之间彼此离散,于是,在而不属的人与物成了抗战戏剧中的典型画面。第二章空间政治:明暗交错中的重庆形象。本章以空间政治作为切入点,描述了剧作家对戏剧明场与暗场的熟练运用。通过戏剧空间及其布局的变动展现了人物身份、命运的转变,以空间为斗争场所体现了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在明暗场的配合下,不同阶级的声音纷纷奏响,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空间分隔,将其他阶级排斥在自我空间之外,使得另一阶级只能在暗场中频频发声以此挑战统治阶级的权力。在抗战戏剧中,劳动阶级的声音是响彻在暗场里的“钟声”,钟声的响起对戏剧情节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出剧作家对于劳动阶级的关注,也体现出劳动阶级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生长点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身。第三章熔炉:命运的锻造厂。本章分析了城市的主体即人,以人来反观重庆。剧作家倾向于设置正反对峙的戏剧人物结构,在反差中满足戏剧的需要、传达剧作家的价值判断;在后方重庆的现实环境与戏剧的共同作用下催出了两朵奇花,以延宕的青年和寄生草般的女性这两种人物群像为代表,通过这些青年的走向以及后方重庆女性的境遇以此叩问了中国的未来,反思了重庆的社会现实。

【年份】2017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