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家的故乡就应该是戏曲之乡 ——访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苏子裕

日期:2016.05.26来源:暂无 点击数: 48

来源:抚州日报 时间:2016-05-26 9:44:33

“汤翁逝世400周年,我们期盼的不仅仅是纪念活动的热烈,更是如何把汤显祖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发扬光大。汤显祖是戏曲家,戏曲家的故乡就应该是戏曲之乡……”江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苏子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研究戏曲史多年,苏子裕在戏曲声腔剧种发展史和江西地方戏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已出版戏曲史专著有《戏曲声腔剧种丛考》《弋阳腔发展史》《弋阳腔史料三百种注析》等。他告诉记者,研究戏曲声腔剧种史,尤其是研究地方戏曲史,必须研究汤显祖。因此,这些年来,苏子裕陆续发表了十来篇研究汤显祖的相关论文,主要内容关于汤显祖的剧作是用宜黄腔进行创作的以及汤显祖时代戏曲声腔的历史情况。

谈及汤显祖,苏子裕感叹道:“汤显祖是伟大的戏曲家、文学家,是江西人民的骄傲!”他说,汤显祖一生只写了四个半戏曲剧本,即大家熟悉的“临川四梦”,还有一个未完稿的《紫箫记》。这些剧本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厚,所达到的艺术魅力极为强烈,震撼了明代剧坛。尤其是《牡丹亭》所表现的“生生死死总为情”的“情至”论和“一生爱好是天然”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对封建礼教和社会制度的冲击,犹如电闪雷鸣、长空利剑,具有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思想启蒙意义。此外,《南柯记》《邯郸记》对明代官场的腐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都有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对一心想升官发财、发达之后穷极奢靡的文人也是极好的警示。汤显祖的剧本原本是为抚州地区流行的宜黄腔戏班而写的,但吴越剧作家纷纷看好,立即改编为昆腔剧本,让戏班搬演。成为昆剧的代表作。《牡丹亭》问世之后,洛阳纸贵,几乎家传户诵。

在采访中,苏子裕对抚州的戏曲发展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抚州地区文化积淀深厚,在历史上就是戏曲盛行之地,“戏曲”一词,最早出自元代初年抚州地区南丰县人刘埙所写的《词人吴用章传》。抚州地区的宜黄县自南宋就有专业和业余优伶,宜黄子弟和临川才子都是抚州人引以自豪的人才优势。尽管近些年来戏曲发展的态势不太好,但国家已经在大力开展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传承的工作。

“不久前,我到抚州参加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切身感受到当地对汤翁文化和汤学研究的重视,我认为,抚州完全有条件打造戏曲之乡。”苏子裕信心满满地说道。而身一名戏曲史研究的专家,苏子裕也给出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一些建议。他说,首先可以考虑筹建临川戏曲博物馆,以有关汤显祖的文物为主,兼及抚州地区的各种戏曲文物,馆址可设在文昌里汤墓附近;第二,需注重对汤显祖时代的宜黄腔保护,明嘉靖末期,宜黄县谭伦从浙江把海盐腔引进宜黄,在宜黄演变为地方戏海盐——宜黄腔,汤显祖就是用这种宜黄腔写戏的,广昌甘竹镇刘家与曾家的“孟戏”保留了明代宜黄腔的一些遗存,对这两处的孟戏也同样要采取保护措施;第三,抓好专业和业余剧团两支演出队伍,市属剧团要能演全本的“临川四梦”,选取经典场次分别展演江西的古老戏曲声腔,如宜黄腔、弋阳腔、青阳腔,还有采茶戏等;第四,成立汤显祖艺术中心,统一规划、营运全市以汤显祖戏曲为中心的各项艺术工作,主要是统筹戏曲创作、研究、媒体、文宣工作,进一步推动汤显祖影响全国、走向世界。争取做到,要看汤显祖的戏,就到抚州来;要查汤显祖的资料就到抚州来,成为真正的戏曲之乡、汤显祖艺术之乡。实现这个目标,要做许多工作,要有很好的谋划,要有切实的措施。更要有一批能够为弘扬汤学和临川文化耐得住寂寞、甘愿奉献的临川才子。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