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赣剧《临川四梦》清华专场上演
作者:刘昊 日期: 2013.03.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赣剧《临川四梦》清华专场上演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时代的演剧环境
作者:刘昊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当代已成了沟通文字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近几年中我们既看到英国TNT等剧团来华演出莎剧,也看到上海京剧院把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带到英国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昆剧《牡丹亭》在美、英、希腊等国巡演。莎士比亚(1564~1616)生活的时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时代的演剧环境
作者:刘昊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当代已成了沟通文字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近几年中我们既看到英国TNT等剧团来华演出莎剧,也看到上海京剧院把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带到英国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昆剧《牡丹亭》在美、英、希腊等国巡演。莎士比亚(1564-1616)生活的时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跨文化改编中的“象”与“意”
作者:刘昊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当代的传播中,莎士比亚作品为中文语境的观众所熟悉,而汤显祖作品逐渐进入英文语境中的观众视野。分析六个改编实例可见,汤莎经典在跨文化舞台上都经历了变形,以适应对方的语境,其精妙之处可能难以传达,致使改编言不尽意,或改变本意。然而,在舞台上,直观可感的形象是阐释原作或赋予作品新视角的手段,跨文化改编版的舞台之“象”常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当言不尽意时,舞台作品可以“立象”以“尽意”,甚至“立象以生新意”。“象”与“意”的互补带来经典作品传播中原意的损失和新意的增加,进而引向传统文本在世界舞台上如何阐释与评判的问题。对经典本意的把握和当下的跨文化流传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超越单一标准。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