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昆曲“叶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为例
作者:祝薇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遗产之一,至今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自昆山腔的产生到魏良辅的改革,昆曲得到迅速的传播,大约至清乾隆时期,苏州已成为昆曲表演的重镇。而叶堂一派作为昆曲传承中的重要流派,唱腔口法严格规范,为世所宗,在历史上被尊为“叶派唱口”。该流派的传承自清代叶堂始,历经七代传人一直延续至今。本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叶堂一派七代传人和四代传谱的传承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探寻叶堂一派传人、传谱的特征以及“叶派唱口”的唱腔特点。本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叶堂一派的七代传人(叶堂、钮匪石、金德辉、韩华卿、俞粟庐、俞振飞、周雪华)分别进行介绍并梳理其传承关系,在对他们各自的身份进行确认的基础上,总结出“叶派唱口”传人身份的演变,总体上是由清曲家向着清曲家与剧曲家并存的方向发展,其流派的传承特点是直系传承与多脉系传承并存。第二章主要对叶派传人的四份传谱——叶堂编纂的《纳书楹曲谱》,俞振飞编纂的《粟庐曲谱》、《振飞曲谱》以及周雪华依照“叶派唱口”“师传秘声”的方法,对《纳书楹曲谱》唱腔重作解读,并以简谱形式出版的《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从编撰特点、出版与再版情况、所撰文论等方面进行介绍,进而总结出叶堂一派四份乐谱的特征。同时说明,叶堂《纳书楹曲谱》不计头眼、末眼的记谱方式,不单是出于为演唱者留有发挥创造空间的目的,还是对本流派商业利益的维护;《粟庐曲谱》之所以将曲谱中凡所能记之处均附于谱面,对各类板眼、腔格符号标注详细,不但是工尺谱记谱观念与记谱法的发展,还是为了挽救昆曲衰落的颓势,使之更有益于传播的一种努力;《振飞曲谱》和《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采取简谱记录昆曲的形式,不仅是对新型音乐教育的适应,更是为昆曲的普及与推广助力。第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以昆曲的代表性段落——《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文中首先对《纳书楹曲谱》与《粟庐曲谱》的工尺谱记谱形式进行对比,又通过将《纳书楹曲谱》、《粟庐曲谱》、《振飞曲谱》、《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纳书楹曲谱版》的简谱形式进行并置对比,选择典型唱腔段落,对《牡丹亭·游园》[皂罗袍]这一经典唱腔段落在四份曲谱上的呈现,进行整体的对比,并逐音逐句对每一句唱腔的行腔特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最终证明,在“叶派唱口”约两百年的传承中,在不同的传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传谱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唱腔上具有共性的活态传承关系。并且还证明,“叶派唱口”的不同传谱,也反映有传人在演唱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新的经验。
论昆曲与剧作家、乐人的关系
作者:武婷婷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现在用于昆山腔、水磨调(昆曲)及昆剧的统称。关于昆曲的记载,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兴起于明代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以悠远迤逦的水磨腔、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表演及极富文学性的文本台词独领中国戏坛近300年。昆曲的发展艰难而又复杂。昆曲萌芽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在以顾坚为首的文人聚会中,文人雅士以昆山腔吟诗作对,他们摒弃伴奏,偶尔加入笛、萧,只为追求文人情趣,并无太大特色;明中期,以魏良辅为中心的乐人团体在昆山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研制出昆山新腔。他们重新规范昆曲声腔,加入管弦伴奏,确立了昆曲新腔的风格,奠定了昆曲向昆剧发展的基础;之后,梁辰鱼作昆腔传奇《浣纱记》,他的传奇创作沿袭了魏良辅等乐人的昆曲理念,并规范了昆剧舞台搬演。 《浣纱记》是昆曲走向昆剧最显著的标志;明晚期,汤显祖与沈璟的参与将昆剧推向艺术巅峰,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投入昆曲创作,他们既创作昆曲文本,又精通戏曲音律,且大多蓄有家班,剧作家与家班的互动成为昆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自宋朝始,戏曲就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对戏曲的社会功用了然于心。一方面,统治者们以戏曲为视听享乐的工具;另一方面,他们将戏曲作为传播封建教化的媒介。明代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对戏曲的介入更为频繁,这直接影响了剧作家的文本创作、乐人的剧演活动及他们生存状态。明中晚期,随着上层文化管制的松弛,在文坛新思潮与市民文化的影响下,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呈现出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昆腔传奇作为当时戏剧创作的热门,剧作家与乐人广泛参与其中,两者互动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昆曲自下而上的流通,使欣赏昆曲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从居于一隅的声腔发展成为全国流行的剧种,昆剧是剧作家与乐人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结果,剧作家、乐人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交代了论文选题的定位及研究意义,其次,对本文涉及到的昆曲学成果进行综述,简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期望。昆曲的发展历经昆山腔、昆曲、昆剧三个阶段的演变,因此,本文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本章主要探讨昆山腔的萌芽,明确民间昆山腔的存在及状态,论证顾坚为昆山腔的“改革者”,而非“创始人”,后人的继承与创新都是以顾坚“清唱”式的昆山腔为基础;第三部分为正文第二章,论述昆山腔到昆曲的过程。本章以明中叶的特殊环境与南戏创作入手,分析它们对南曲声腔的影响,梳理以魏良辅为中心的吴中乐师的昆曲改革;第四部分为正文第三章,论述剧作家对乐人新腔继承与完善的过程,昆曲由此演变为昆剧,以及昆剧对剧坛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正文第四章,本章从明代政治制度、管理政策入手,探讨剧作家传奇创作观的转变及明代乐人管理的特殊性,明确两者在特定环境下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昆曲与剧作家、文人的关系。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雅典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成就及影响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昆曲的保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汤显祖《牡丹亭》的改写与翻译:分析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王广瑜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白先勇领衔策画的青春版《牡丹亭》在2004年一推出即受万众瞩目,在海内外的票房上大有斩获,扭转了崑曲自清末以降曲高和寡、观众老化的态势。有监於此,笔者推测青春版之所以创下票房佳绩,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非中文母语者进入崑曲演出的剧场,势必与制作团队的「翻译策略」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以翻译的视角观察青春版的制作特色,一方面藉萨伊德的旅行理论、米勒的翻译即「跨越边界」理论探讨汤显祖的《牡丹亭》〈闺塾〉、〈惊梦〉两出戏跨越时空边界後演出形式的转变与现代意义,进而分析演出中的各式媒介共同诠释文本的方式;另一方面从语际翻译的观点探究上述两出戏的字幕英译策略,进而了解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强调与代偿的部分如何影响非中文母语观众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欣赏。
汤显祖《牡丹亭》的改写与翻译:分析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王广瑜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白先勇领衔策画的青春版《牡丹亭》在2004年一推出即受万众瞩目,在海内外的票房上大有斩获,扭转了崑曲自清末以降曲高和寡、观众老化的态势。有监於此,笔者推测青春版之所以创下票房佳绩,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非中文母语者进入崑曲演出的剧场,势必与制作团队的「翻译策略」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以翻译的视角观察青春版的制作特色,一方面藉萨伊德的旅行理论、米勒的翻译即「跨越边界」理论探讨汤显祖的《牡丹亭》〈闺塾〉、〈惊梦〉两出戏跨越时空边界後演出形式的转变与现代意义,进而分析演出中的各式媒介共同诠释文本的方式;另一方面从语际翻译的观点探究上述两出戏的字幕英译策略,进而了解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强调与代偿的部分如何影响非中文母语观众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欣赏。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