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代山东作家研究
作者:周潇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史上,山东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可谓源远流长、内蕴丰厚、成就卓著。明代诗文作家从地域分布来看,除南方的江浙和闽粤地区外,位于北方的山东也异常引人注目。一是作家数量众多,二是大家名家辈出,出现了边贡、李开先、冯惟敏、李攀龙、谢榛、于慎行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坛领袖或巨匠。 洪武至弘治初的一百三十年,是山东文学相对沉寂的时期。明初三朝的七...
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作者:邹自振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末著名学者沈际飞、钱谦益一再提醒世人注意,汤显祖除戏曲外,同时还是一位颇具成就的散文大家.汤显祖虽然以“四梦”名天下,但文章无疑属于大手笔。其文识高而思奇,情深而趣永,潇洒中见嵌崎之象,藻丽中显遒劲之骨,在明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在中晚明散文发展史上,汤显祖是从徐渭、李蛰到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之间的重要人物。汤显祖的创作实践不仅拓展了小品文的艺术空间,而且他那无所拘束地表现自我的创作主张,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反映,并对公安派倡导的“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之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透露了晚明新文艺和小品文勃兴的曦微之光。
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
作者:王石堆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蔡獻臣(1563-1641)福建省同安縣浯洲平林(今金門縣瓊林村)人。萬曆十六年(1588)鄉試第二,次年廷試二甲第六名。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光祿少卿。晚年家居講學近二十年。著有《清白堂稿》等。《清白堂稿》有崇禎刻本,又有咸豐瓊林族人抄本。獻臣鹽籍,世居瓊林。瓊林蔡氏科名自十四世蔡標始。獻臣祖蔡標舉人,父蔡貴易進士,至獻臣三世科名。獻臣及子女姻親均閩南科舉人家。獻臣重要交遊有王世貞、湯顯祖、何喬遠等;考論獻臣與他們交遊,可補王、湯研究之缺。獻臣生長海島,又曾任巡海道,對海上防禦有獨到見解。他認為築銃臺、銃城十分必要,同時應輔以舟火攻,攻即是防;他痛擊“與其守外,何若守內”的謬論,堅決反對撤兵澎湖。制義理論方面,蔡獻臣認為制義是“我明神物”,制義與詩賦古文相通,並以通變的眼光審視明代各時期的制義。蔡獻臣還是理學家,以萬曆四十三年(1615)為浙江巡海道為界,前期繼承明興以來泉州蔡清等理學家學脈,“務在專朱”;後期轉而治王陽明“致良知”說,以為“良知是我師”;“致良知”說源於孔孟,也就是孔孟學說。文學方面,獻臣主張“文章經濟”與“實用身親”,強調文章的經國濟世功用。他偏愛宋代的邵雍與蘇軾。他以詩家的眼光審視《伊川擊壤集》,拉近了理學與文學的距離;認為蘇軾“文章擅天下”,特別欣賞“萬斛泉源”、“行雲流水”自然流暢的行文風格。獻臣年少即有詩名,創作跨度超過六十年。他認為抒寫襟胸懷抱是詩的本質,其詩多抒寫個人品格、情懷、志向,關心國家安危。蔡獻臣的抗倭防夷詩尤有特色,詩表達了對整個中國海洋安全的關注,及克敵制勝的信念;海無波瀾,民眾安居樂業是他的理想。其詩風格七言古“抑揚縱送”,五律及絕句“明淨簡遠”。瓊林蔡氏家族三代八人能詩,形成了一個家族詩人群,對金門歷史文化、文學有重要的貢獻。他的古文敘事頗得要領,論說以識力見長,墓誌銘和哀祭文情真意深。筆力勁健豪邁,行文如風過水,流暢自然。《附錄》五種:一、《〈清白堂稿〉1佚》;二、《親友致蔡獻臣尺牘1》;三、《蔡獻臣〈清白堂稿〉注釋補正》;四:《蔡獻臣生平事跡與作品繋年》。五、田野調查圖片。《明代浯洲蔡獻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論》是兩岸第一篇以蔡獻臣為研究對象的博士論文。將來修改後如能正式出版,可能是第一部研究蔡獻臣的專著。
汤显祖散文研究
作者:苏彤彤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在晚明社会动荡、复古文风弥漫之际登上了文坛,他的散文作品是明末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汤显祖的散文观经历了变化,他早年倾慕六朝文风,中年标举宋文,晚年倾向于“馆阁典制著记”,在散文理论上的贡献在于他的“言情”说与“抒性灵”。然而总体上,他的散文观体现出一种折中态度和调和性。在散文创作上,汤显祖的抒情小赋、大赋和一些讽刺赋别具特色。他的尺牍作品,对政治的关注是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便是一些论文论学的书信较有特色。汤显祖的序、记、题词等其他散文作品也十分优秀,值得后人对其研究。汤显祖散文的艺术特色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作品情理兼容、情趣理趣相得益彰。其次将八股文写作的范式引入散文,注重章法。第三,在语言方面做到雅俗共赏,对文雅与通俗的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最后,他的散文以小文为主,创造了一种小文体制。汤显祖的散文观和散文作品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批判地继承了前后七子复古派的观点,与唐宋派相呼应,启迪了稍后的公安派的散文创作,在散文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李维桢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谢旻琪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維楨(1547-1626)是晚明王世貞所選定的「末五子」之一。李維楨並不是個一流的理論家,他對於晚明文學研究的學者來說,也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人物。但是他的生存年代,以及他的文壇地位,都有其特殊性。關於晚明文壇的研究,有兩個可再思考的問題;第一,論述常常陷入一種過度簡單二分的框架當中──亦即「復古」與「反復古」的對局──,其立場多半是將復古派認定為落後、保守的一端,而反復古則是創新、進步,代表人物除了公安三袁之外,再推至李贄、徐渭、湯顯祖等;第二,文學史的論述,久而久之,累積出所謂「重要的」作家。如此雖無可厚非,但是學術上的「重點」一旦確立、強化,細部很容易就被掩蓋了。若對此重新思考,那麼,李維楨這種具有鮮明的折衷色彩、處於流派過度之間,在當時具有文名,卻在後世較少為人所注意的論者,似乎有再重新衡定的必要。他的論點儘管未必多強悍偉大,但是他參與了晚明文壇的轉變,他既指出晚明文人的時代議題,也代表復古派後期文學觀念的轉向。關於李維楨的文學思想,本論文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第一部分是李維楨的文學歷史意識。復古派文人非常重視對傳統的省察,李維楨認為文學創作具有歷史責任,他延續復古派「格以代降」的說法而有所修正,提出「一代之才即有一代之詩」,並從文學發展的規律,說明明代在文學史上的極盛地位。第二個部分是李維楨的創作論,他提出的情感與性靈論述,以及才、學、識三個創作條件,調和了「師古」與「師心」兩個路向。第三個部分是李維楨的批評論,他論析復古派所要求的「兼長」理想,同時他也承認人有才性的侷限,「兼長」未必能達成,故他提出「適」的觀念,轉而欣賞「偏至」。他並分析各文體的藝術樣貌、時代風格,以便掌握創作之法。本論文所拈出的議題,都不是單純的拆解李維楨的寫作文本,而是期望以此作為考察晚明文壇的切入點之一,並提供晚明文學研究的參照與輔助。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