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似戏非戏,如梦似梦 ——试论《红楼梦》对元杂剧中度脱剧的承继与演进
作者:潘怡彤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为研究《红楼梦》对元杂剧中度脱剧的承继与演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红楼梦》在情节建构、度人者设定、佛道教思想方面对度脱剧的继承;以及《红楼梦》在度脱情节融入小说整体、被度者从受度到自悟进行转变这两点上对度脱剧的演进进行研究与论述。最终发现,《红楼梦》既对元杂剧中的度脱剧进行了广泛继承,又有其自觉的发展与创新。
“红楼”话剧论
作者:陈婕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红楼”话剧自诞生之初就与时代紧密相连。早期文明新戏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戏剧功能逐渐由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转向了娱乐性和表现性,春柳社和欧阳予倩编演“红楼”文明新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以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的家庭剧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二十年代,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许多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对人的自由和解放充满了渴求,因此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化追求的文学作品,饱含反封建、倡人性因素的《红楼梦》作为创作素材自然也不会被有心的作家所忽略。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文艺遭到主流的批判,“红楼”话剧也在政治话语的压力下沉寂。四十年代,当救亡成为时代主旋律,“红楼”话剧终于借助“家国通喻”在战火纷飞中迎来了它的高潮期。1949年以后,“红楼”话剧艰难跋涉,如今已然式微。结合以上的梳理,本文拟按时代顺序来对“红楼”话剧进行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红楼”话剧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对“五四”以来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念进行简要梳理,随后通过细读陈梦韶和白薇的作品,来剖析二十年代的“红楼”话剧是如何实践这一文学观念的。第三部分以四十年代的“红楼”话剧为中心,探究“红楼”话剧高潮产生的因为以及这一时期“红楼”话剧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朱彤的《郁雷》是同时期“红楼”话剧中最富个性色彩与冲击力的作品,赵清阁则是四十年代改编“红楼”话剧最多的作家,因此这一部分选取这两位作家及其作品进行重点解读。第四部分将焦点锁定在1949年之后赵清阁的“红楼”话剧创作。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尝试探讨“红楼”话剧在当代的命运。本文通过对“红楼”话剧进行研究,不仅试图在一定范围内探索小说《红楼梦》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管窥特定时代对于人性、女性等问题的关注状况,此外也为今后的《红楼梦》改编提供宝贵的经验总结。
《红楼梦》中的戏曲迹象及清初家班研究
作者:任文姝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戏曲漫长悠久的发展史中,一直与中国古典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小说中相关的戏曲描写为我们重现了那个时代戏曲的状况。近年来,原来被忽视的戏曲班社逐渐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出现了角度各异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家班为引探索了清初康乾时家班的状况:清朝刚建立时,家班一度受挫。但到了清康乾时因经济繁荣、官僚贵族的享乐思想等原因,家班重新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其主要成员家伶大多是在孩提时代被买来的,虽然他们在豪门中接受培训,并多才多艺,但被用于娱乐的残酷现实时时提醒着这些家伶卑微的社会地位。家班主人为了娱乐消遣经常在各种宴会上让家班表演助兴,由于观众多是文人士大夫,有着雅致的审美爱好,昆腔成为家班表演的主要戏曲声腔,而且以生旦为主的剧目较受欢迎,很多剧目沉淀为经典的折子戏流传至今。家班最终没有逃脱衰落的命运,或是因政治限制,或是受经济影响,或是遭到戏曲发展的淘汰。但是它在戏曲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为戏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才子佳人小说与中晚明言情戏故事模式之渊源关系
作者:蒋宸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应运而生,其内容,“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如荑秋散人编次《玉娇梨》、名教中人编次《好逑传》等,皆属此类。这类小说在故事模式上往往雷同,以致被人讥为“干部一腔、干人一面”(《红楼梦》第一回),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