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淄博市五音戏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作者:袁艳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五音戏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有近300年的历史,经历了秧歌腔、肘鼓子、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主要流行于山东淄博、济南一带。它唱腔婉转、妩媚,剧目多以家庭伦理道德和当地妇女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地方特色浓郁,方言淳朴自然,娱乐性强,极易引起观众共鸣,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淄博市政府与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为促进五音戏更好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五音戏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人才的缺乏,观众的流失,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五音戏尚未形成产业链等。如何能够把五音戏艺术的历史和现状发掘出来、宣传出去,以获得更多关注的目光;在现有条件下五音戏如何能够在保持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五音戏爱好者;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淄博市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和开发五音戏,这是每一个关注五音戏艺术的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文章借鉴其它戏曲的经验,试图从政府的扶持、开展数字化保护、五音戏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五音戏的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来探讨五音戏的保护和发展之路。在五音戏的保护与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应按照五音戏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资金投入,鼓励学者对五音戏进行研究,尝试改变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体制。对五音戏的保护和开发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和五音戏剧院,现在文化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在分析二人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让五音戏与市场相结合,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侵权事件偶有发生,五音戏走向市场也是势在必行,因此,要切实加强五音戏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戏曲发展中,传承人才是关键,要从学校教育和师徒传承两方面来培养专业人才。现在,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手段,数字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音戏传统剧目语音词汇研究
作者:王艺玲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五音戏是山东淄博的地方戏,是在山东土生土长的肘鼓子声腔系统基础上结合本地方言演变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此课题只涉及五音戏传统剧目,其语料在现代汉语史的分期上属现代汉语早期。本文主要采用计算机计量统计等方法,对五音戏的音韵、词汇的基本面貌进行描述,就相关问题与共同语、方言作比较分析,以寻求成因。五音戏的历史很短,追溯源流,其前身肘鼓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萌芽期、形成期、分化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发展过程是从清乾隆之前的巫戏,到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雏形,再到民国前后因传播过程受方言及地方音乐影响分化成的同源异流的地方小戏,解放后这些小戏如五音戏、柳琴戏完善、成熟并定名。五音戏的音韵特征与剧种的音乐特点密切相关。五音戏的语音系统与主要演员的母语基本一致,声母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7个,声调4个。与普通话相比,后鼻辅音[η]可作声母,没有单韵母[o],声调调类相同,调值有别。五音戏的韵律特征是韵辙与戏曲十三辙一致,方言入韵;韵位的安排一般在双句句末,韵式的安排以两句一韵为主;声律特征是每唱段的韵位除最后一个单句安排一个象征性的仄声,其余为平声韵;节律特点为七字句以二二三为常,十字句以三三四为常。...
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张潇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除少数像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传播范围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剧种外,绝大多数剧种仅在发源地及周边少数地区流传,五音戏便是这绝大多数剧种中独具特色且小有名气的一支。五音戏,起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济南、淄博、滨州等地,其渊源可追溯到清代中叶,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是现今山东淄博地区的代表性剧种之一。五音戏的诞生依托于优越的地理背景和丰厚的齐鲁文化背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唱腔温婉柔美、唱词通俗易懂、表演质朴细腻的艺术风格,在传唱过程中见证了当地近三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具有十分宝贵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综合性价值。本文以五音戏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音乐形态分析学、比较音乐学、SWTO分析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着重探究五音戏音乐、唱词、剧目的特征与发展以及当前五音戏所存在和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针对其生存现状展开思考、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五音戏的历史述要,对五音戏的概述、生成空间和源流进行梳理与阐述;第二章为五音戏的音乐,主要从五音戏唱腔和伴奏音乐两个方面展开全面的分析;第三章为五音戏的唱词与剧目,就五音戏唱词和剧目方面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第四章为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以对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考察为基础,综合分析五音戏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形成对其传承与发展方向的大致思路。本文的结语部分指出:五音戏历经近三百年来的创造、提炼和再创造,从萌芽走向了成熟,成为了一支小有名气的地方戏曲剧种;五音戏自清代唱响以来,形成了音乐简约动听、唱词朴实亲切、剧目丰富多样、地方风格浓郁等艺术特征,是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几代五音戏新老艺术工作者为推动五音戏发展所作的有益尝试给五音戏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提升了五音戏的艺术品质,丰富了五音戏的价值,使五音戏成为一支十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的戏曲剧种;五音戏的生存现状要求我们对待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应当采取更加科学、积极的举措,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和发展好这一梨园奇葩,令它能够永远绽放在梨园。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