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漫话(选载之四)
作者:吴国钦 日期: 197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红梅记》说到鬼戏周朝俊的《红梅记》是晚明一部重要的传奇作品,由于“其词香,其调俊,其情宛而畅”(王稚坚《叙红梅记》),在当时就饮誉剧坛,戏曲大师汤显祖亲自评点,吴江
越剧《李慧娘》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
作者:晓微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0年12月18日,由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出品、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越剧《李慧娘》,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该剧根据明代周朝俊的传奇《红梅记》改编,讲述的是南宋书生裴禹与权相贾似道侍妾李慧娘离奇的爱情故事。包括昆剧、京剧、婺剧、越剧、秦腔、川剧、晋剧、淮剧、扬剧、蒲剧、河北梆子等在内的地方剧种均演绎过这个故事。
新编京剧《辛弃疾》的诗剧风格追求
作者:邹卫平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济南自古是诗城。”以3000多年前济南诗人的《大东》诗赫然遗存于《诗经·小雅》为滥觞,历代诗词大家辈出,唐以降之崔融、李清照、辛弃疾、杜仁杰、张养浩、李开先、李攀龙、王世禛等灿若星辰,南宋词人辛弃疾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然大星。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国粹京剧从来就不缺少诗词韵致和中国式的诗剧品格。诗剧,是欧洲19世纪以前产生的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多只适于阅读。词,本就是诗歌的一种,别称“诗余”。因此,以“珠联璧合金镶玉”的形式,用国粹艺术塑造一代爱国词雄,把京剧《辛弃疾》打造成为带有诗剧风格的创新之作,就成为济南文化工作者在新历史起点上的一种艺术追求、创意探索和人文价值憧憬。 一是追求意象故事化。该剧力图从更高境界上透视关照历史人物,力图塑造一个兼顾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富有诗化意象的伟大词人辛弃疾:执著于收复失土、一统中原、智勇双全的爱国将领;剑胆琴心、文采飞扬的词坛巨擘;忠国 爱民、矢志不渝、具有一定民本思想的干练能吏。全剧通过六场戏分别讲述:金殿请缨、敌后侦察、临江悲喜、平抚茶军、带湖谏战、玉娘就义等故事,把作者想表达给观众的剧中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诗化意象生动鲜活、具象而又多侧面的展示出来。
昆曲返老还童的秘密
作者:孟宪玲余裕 日期: 2004.12.2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昆曲返老还童的秘密
青兰交映 彩色缤纷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7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青出于兰而胜于兰”这句老话,含着点辩证法。确实,当青色未出之时,兰色原也是自见其娇美的;只因青色别具丰姿,令人耳目一新,才有“胜于兰”的美誉。青有青的妙用,兰有兰的价值。青兰并存,红绿交映,方显得彩色缤纷。倘若青色一出,却又反过来取消兰色,则仍然是“清一色”,与单有兰色而不出青者何异?又怎能构成争芳斗艳的瑰丽图景呢? 艺术上的“清一色”是“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的恶果之一。由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今天的祖国艺坛,开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万千气象。我们在为诞生于延安时代的京剧《逼上梁山》大声喝彩的同时,不妨也对传统戏《野猪林》表示欣赏。前者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传统,进行了很好的再创作,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加强了剧本的思想性;后者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包
談点儿章法
作者:黄文錫 日期: 196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章有章法,乐章也有章法。戏曲的唱腔,是综合在表演艺术里的乐章,因此也得有章法。章法者,結构、体制、布局之謂也。傳統剧目的唱腔大都是讲究章法的。例如京剧:一段唱,从倒板起,接慢板,轉原板、二六,直至快板,形成循序漸进、发展自然、工整严謹的結构。这显然是依据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一般規律——由平靜到激动,由漸变到突变——而制訂的,所以能应用到不同的剧目或人物,表現复杂的思想感情。一段唱是这样,那么整个一出戏呢?它的唱腔安排,除了各段都要符合人物在各个环境、时間里的心情外,还得随着戏剧矛盾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試以譚鑫培的《捉放曹》(《行路》)为例:陈宮随曹操出場时,不过淡淡两句[散板];劝慰曹操时,也只有平平四句[流水];待到曹操听見磨刀之声,举剑要杀,陈宫拦之不及,唱[散板]:“他一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