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河北、山西丝弦戏唱腔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青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所探讨的丝弦戏特指产生于河北正定、石家庄一带,流行于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中东部以及雁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它属于弦索腔系,唱腔是在元、明、清小令俗曲的基础上吸收众多民间音乐元素而逐步发展成型的。 丝弦戏唱腔采用以板腔体为主兼有曲牌的唱腔体式,明显的体现了戏曲唱腔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过渡性。其板式唱腔有两类:一是以八句【耍孩儿】曲牌为基础作板式变化而形成的板式变化体唱腔,一是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的板腔体唱腔。其曲牌唱腔多是元、明、清时期流行在中原一带的小令俗曲和各地的一些杂曲、小调。丝弦戏唱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因其内部的风格特点差异可被分为四路。四路丝弦戏由于有着相同的唱词结构,类似的板式唱腔和曲牌唱腔,因此有着相同的性格。然而,由于所处的区域不同,受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各路丝弦戏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总是根据自身文化的传统去使用、传播和发展自己的音乐艺术。通过对丝弦戏唱腔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体现着河北、山西两地许多的文化事项和人们的精神气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两地文化的聚合体。
中国戏曲中的木兰戏研究
作者:林旭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木兰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极大。关于木兰故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北朝乐府《木兰诗》。直至晚明时期,才出现第一部敷衍木兰故事的戏曲作品——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此后,在明清传奇和地方戏中出现了二十余部木兰戏。文章以木兰戏出现时间先后为序,努力从美学、性别文化等多重视角对木兰戏演变和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其一,探讨木兰戏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其二,梳理木兰戏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其三,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学界对于木兰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雌木兰》研究,而将中国戏曲中的木兰戏作为整体,进行系统梳理,并从美学、性别、文化等多重视野对其进行剖析的研究,迄今还没有出现。第二部分:木兰故事源流梳理及木兰戏概述。首先,梳理木兰故事源流。文章以“木兰有无其人”、“木兰生活年代”、“木兰身世”设问,探究木兰是否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的人物,木兰生活年代,木兰姓氏和木兰故里。其次,概述历代木兰戏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明代唯一一部木兰戏《雌木兰》研究。其一,从情节结构方面阐释《雌木兰》对《木兰诗》的补充和丰富,分析《雌木兰》艺术特色;其二,分析《雌木兰》中人物形象;其三,探讨徐渭的女性观。第四部分:清代木兰戏《双兔记》研究。文章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清传奇《双兔记》对明杂剧《雌木兰》的继承与发展。第五部分:现当代木兰戏研究。现当代时期涌现出大量木兰戏,文章选取了京剧《木兰从军》、豫剧《花木兰》和龙江剧《木兰传奇》三部不同剧种木兰戏,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唱腔等方面分析了其对前代木兰戏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结束语。梳理木兰戏中木兰人物形象和木兰故事叙事模式的发展演变模式,剖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作者:黄诗箴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是植根于世俗乡野,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形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国以后,凤阳花鼓主要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尤其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凤阳花鼓只是一门舞蹈艺术。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是一首皖北民歌,又称《凤阳歌》。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 一是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安徽花鼓又称为“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一有灾情,老百姓便四处逃荒、沿路乞讨,其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又称凤阳花鼓。 二是说它来自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了这首歌(词与本首民歌基本相同,故略),并被称为《凤阳歌》;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
清传奇中的涉鬼戏研究
作者:舒欣妍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清传奇中拥有数量可观的涉鬼戏作品,涉及非常广泛的题材范围。与元杂剧首推公案题材,明传奇侧重婚恋题材所不同,清传奇涉鬼戏中以历史题材占比最重,戏剧家借由鬼魂展开直观的历史批评,传达对时代兴亡的深切慨叹。婚恋题材在延续汤显祖《牡丹亭》创作手法的同时,承现更加复杂多元的样貌,其中为情而亡的男性鬼魂显得尤为特别。此外,公案题材、伦理题材和宗教题材在清传奇涉鬼戏中也较为常见。鬼魂形象是涉鬼戏中最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根据死亡原因及形象特点可将清传奇涉鬼戏中的鬼魂形象大致分为四类,其中英雄类的鬼魂形象通常充斥着功业梦断的末路悲哀,痴情女性鬼魂则是个性解放的先锋,无辜受难的平民百姓鬼魂易激发观众的同理心,作恶被抓的奸邪之徒鬼魂具有很强的惩戒意味。在情节结构方面,清传奇涉鬼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冥判”仍是其常见涉鬼情节,同时又大大增加了“还魂”和“升仙”单元的出现概率。整体上也从较为简单的“人-鬼”对比模式,转向循环往复、首尾照应的“人-鬼-人”或“人-鬼-仙”模式,传达出完整的善恶有报寓意。涉鬼戏在清代戏曲的舞台上曾大受欢迎,除传奇戏曲作品外,还有民间的目连戏,宫廷大戏中的《劝善金科》等。在表演中,清传奇涉鬼戏为了体现鬼魂的特质,常采用一些特定科介如鬼步、鬼跳舞、旋风,特殊的鬼魂装扮如魂帕、罩面等,再配以声音表演和舞台场面,共同构成了涉鬼戏的精彩演出。除了独特的舞台艺术外,清传奇涉鬼戏还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时剧坛征实尚史的创作风气下,《左传》中的诞妄传统为戏剧家进行涉鬼戏创作提供了更多灵感火花。宗教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则为其提供了一种追因溯果的思维方式,影响其历史观的建构。道教的长生思想是涉鬼戏中还魂升仙的思想基础,法事、符箓、咒语等仪式更渗透进涉鬼戏的表演之中。大众的补偿心理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从内外两方面影响了清传奇涉鬼戏的整体风貌。
论“临川四梦”对唐代相关小说的改编
作者:吕贤平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本文把“临川四梦”和与“临川四梦”相关的唐代四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以“临川四梦”为聚焦点,从改编的角度,通过对比唐、明两代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在文化内涵和叙事艺术上的变迁,透视“临川四梦”对唐代相关小说的承继和超越,力图以此丰富汤显祖戏剧的研究内容,并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古代叙事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就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作尝试性的阐释。
论元杂剧中“父母之命”的联姻情节
作者:牛晓玲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现存元杂剧中有"父母之命"联姻情节的作品数量可观。"父母之命"的婚姻模式涉及双方的家庭关系和条件,更离不开家庭人物。在元杂剧作品中,这一情节模式的设计既是剧情发展的需要、剧作家自身状况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